Re: [话题]读书人的timeline

前几天还想写一则blog关于自己大学期间的读书生活,题目都想好了,《从蔷薇岛屿到孔雀森林》。后来看到格致上的这个据称源自sm*th的话题,正好一并整合。btsb将他的re命题为“非读书人的读书timeline”,我这个大概应该叫做“伪读书人的读书timeline”。

0-3岁:
理论上我爸已经在给我念故事书什么的,大概是童话。
3-6岁:
我爸用毛笔蘸水在水泥地上写字教我认识,还给我买了一套《三国演义》小人书。我弄不懂三国是哪个朝代的事情,天下和美女对于英雄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纯粹是看画。我问我爸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我爸说都不是好人,也都不是坏人。
此外还有好些古怪的书,多半是画册,记不得了。幼儿园里没有书看。
6-9岁:
《少年科学画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大王》,《童话大王》,《读者文摘》,《兵器知识》,《航空知识》,《舰船知识》,《译林》,《收获》。其中一些期刊一直看到今天。各种童话,然后是武侠小说。关键字大概是金庸和郑渊洁。
因为我喜欢问为什么,我爸厌其烦,就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但是看过之后,我有了另外十万个。
从小学同学那里借到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还是个繁体字版,但是我读得很high。
我大概也算是第一批读漫画的人之一,始于我爸从上海出差带回来的《七龙珠》和《圣斗士星矢》,海南美术出版社。
9-12岁:
之所以划分出这么个年龄段是因为9岁那年举家移居天津。读书的习惯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期刊方面,添加了《科幻世界》,《小说月报》。我爸有很多演绎性质的战争史,但是我不太感兴趣,只是读了若干二战将领传记,很喜欢隆美尔。碰了碰四大名著,只对西游记有点兴趣,其他的都浅尝辄止。读了很多科普著作和科幻小说。哈尔罗杰历险记。开始学计算机,所以读了一些扫盲书籍。六年级读了王朔全集,印象最深的是《永失我爱》,《顽主》和《我是你爸爸》。
12-16岁:
大量读西方名著。印象最深的是海明威,西德尼·谢尔顿,狄更斯的大部分书,麦田里的守望者,三个火枪手,了不起的盖茨比,白鲸。
初中是课桌间传阅《大众软件》的黄金时代。沉迷于各种游戏,开始上网,读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流传于网络的书。包括那些现在已经不大能方便找到的东西,你懂我的意思。
读老庄,多半是那种图说和翻译版本。
某年生日买了一套林语堂散文集。很喜欢。
科幻小说。
16-19岁:
意识到自己历史方面的欠缺,开始读一些历史书,但是一直很讨厌历史课本,如同讨厌政治课本一样。
一些奇怪的问题无人解答,故开始接触西方哲学的介绍性书籍。
读村上春树。王小波。每年读一遍《神雕侠侣》。
从cityyoho同学那里读了《在路上》。校图书馆读了石康的《晃晃悠悠》。
在网上读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习惯于用滚动条阅读。同学买了一本《告别薇安》,知道了谁是安妮宝贝。
高三的时候压力大,经常逃课去图书馆上自习。学不下去了就去翻杂志,喜欢看清华大学的《世界建筑》,还有国家地理。
读了当时很流行的《小王子》,发现自己读过,但是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书。非常多科幻小说。
手边常备一本星图。
19-22岁:
大学之后,相比于以前,除了课本和专业书之外的阅读的确不多。
大一继续读历史和哲学。历史的兴趣集中在欧洲史,哲学的兴趣主要在古希腊时期和语言哲学。但是我发现自己读这两种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读时觉得甚爽,读完了什么都不记得。
每个月都会去买书。有时候是教科书,比如外语之类的。大三时从大四毕业生跳蚤市场上买到一本《EGB,GEB》,如获至宝。
受oldimp的影响,读卡夫卡。
关于流行文学,大概就是痞子蔡和安妮宝贝两个。从高中开始,这两人的新书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买到。
现在进行时: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床头(确切说,我昨夜睡的那张床的床头)放着新版的《洛丽塔》,还有一本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

我果然不善于回忆,只能大概想起自己什么阶段喜欢读什么书,以及自己读过什么书,但是想不起什么时候读了哪本书。

============================

google的personal homepage已经用过一段时间了,如同google的许多其他技术一样,它也是我对ajax产生兴趣的一个原因。我的页面上都是文字,不过我唯一能保证每天都看的是quote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