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rm und Drang」译成「狂飙突进」准确吗?

字面上来看,Sturm 即「风暴」,Drang 则稍微复杂一点,是动词 dringen 「催促、渴求」的名词化,英文译作 stress,但德语里主要指内在的渴望和驱使,比如 Der Drang, die sozialen Verhältnisse zu ändern.(对于改变社会现状的渴望),所以实际上更贴切的英文词汇是 driven / urge。我觉得德文里 Sturm und Drang 这个名字本身其实平淡无奇,要我翻译最多也就是「风暴与渴望」这样的水准,「狂飙突进」,相较之下应是力道、美感和准确度兼备的神来之笔。当然这取决于怎样才算「准确」的翻译——假设「狂飙」与「突进」两个词分别对应 Sturm 和 Drang,那么「狂飙突进」读起来,更容易让人产生两者是主谓(der Sturm dringt,狂飙在突进)而非其原意并列(狂飙与突进)关系的感觉。不管这是不是译者原本的意图,它恰恰就是此一翻译的精妙之处。

狂飙突进,狭义上是指十八世纪晚期德语世界里若干二三十岁的青年作者主导的变革。这场自文学界发源并波及文艺界和思想界的风暴,得名于弗雷德里希·克林格(Friedrich Maximilian von Klinger)一七七六年所著的五幕喜剧。这部喜剧原名《混乱》(Wirrwarr),后来由克里斯托弗·考夫曼(Christoph Kaufmann)改名《狂飙突进》。戏剧场景设定在当时的北美大陆,美国独立战争正在进行之中。主要内容则是叙述某座小旅馆里的三个住客发生的故事,描写他们对于周遭环境的严重不适应和不确定感,以及自身的烦恼与矛盾。这部剧作并不是狂飙突进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也许是它的名字太过鲜明,在演出之后渐渐叫响,随之用于指代整个运动、思潮。这段又称「天才时代」(Geniezeit)的时期,也就由此称为狂飙突进时代。

狂飙突进是个怎样的时代呢?十八世纪后半段的欧洲正动荡无比,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崩解,法国大革命改变世界,启蒙运动、新古典主义在德语世界方兴未艾,启蒙运动挑战宗教的统治地位,斥责盲信和专制,强调理性和逻辑的作用;新古典主义在文艺领域与之呼应,也强调古典艺术的理性和简朴,反对巴洛克的繁琐与放纵。但是,和今天我们的某些体验类似,毫无节制地过分强调理性,也会让当时的人们感到不适。在这种背景之下,一群年轻的中下层市民(而非贵族)阶级出身的诗人、作家、音乐家、戏剧作者站出来,主张人要有个性和丰富的内心,并且自由、自然、不受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狂飙突进先锋人物约翰·赫德尔(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于启蒙运动对普通老百姓所展现出的狂妄与傲慢多有批判,认为民间诗歌也有其真诚和深刻之处,应该同样作为艺术来看待。狂飙突进的思潮主要通过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来展现,通常是讲述有天赋的叛逆青年人力争自由、抗拒既有世界秩序的故事。在这样的世界里,这些人是反叛者和暴徒。狂飙突进者们推崇的诗人,不是希腊的古典先贤们,而是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其时歌德所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如今虽然沦为后青春期文艺女青年的枕边读物,在当时却是颇为震撼和颠覆的作品,毕竟主角是个违背道德规范的无神论者,听凭感情的驱使,追求有夫之妇,得到无尽的痛苦,最后自杀了——这些都是与当时和谐社会主旋律所不相符的。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强盗》之类,情节也是相似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说,「狂飙突进」这个翻译贴切描述了狂飙突进时代艺术作品的力量和激情,「风暴与渴望」或类似的说法相形就逊色很多了。
原发布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88848/answer/136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