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人名基本还是两个字,为什么到了明清时就以三个字的居多了呢?
搬一个我觉得挺有道理的答案来:漢名除姓氏以外一般習慣用兩個字或一個字。中國在三國以前以一個字的名(單名)為主,從晉朝一直到現代,則較多兩個字的名(雙名)。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100402196
東漢至西晉這一階段約佔三百年。從中國姓名史考察,這三百年是中國人盛行單名的第一個高峰時期。為什麼這一時期單名特別多呢?
以前一般認為單名之俗,出於王莽的倡導。《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與其舅舅合謀,準備搶班奪權。但後來事情暴露了。雖然是親孫子,但這事也不能輕饒,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殺了。雖然人死了,但“政治權力”也要剝奪,王莽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復名會宗。”意思是說王宗本來名是兩個字,叫“王會宗”,是依法令後改成的“王宗”,現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還叫原來的“王會宗”。
從王莽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個問題:
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
二、王莽上臺後,曾經下過“去二名”的“製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
三、人犯罪後,恢復二字名,以示處罰。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現在,人人全是單字名,那麻煩可就大了,因為單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當時人口並不是很多,人的活動範圍、交際半徑也有限,單字名並沒有對社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單字現象得以沿續,一直到三國時代。
但是,王莽的“二名之禁”並非東漢、三國盛行單名的根本原因,乃是一種文化傳承現象。中國人的姓名符號形式,自周、秦以來,一直是以單名為主的,崇尚單名已成為一種社會潛意識。但周、秦時代雖崇尚單名,卻並不禁止二名,更無譏諷二名的道理。夏、商、周及西漢帝王中多有二名者,即足可證之。
由於數千年的習俗使然,取單名之俗自然會代代傳承下來,西漢以降的三百餘年間盛行單名,只不過是繼承前朝取名傳統而已,並非出於王莽的倡導。周、秦、西漢數千年間崇尚單名的取名習俗在東漢以後仍被承襲繼續了下來,才是東漢以後三百餘年間盛行單名的主要原因。
同時,漢晉之間盛行單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為了便於避諱。避諱始於西周時期,凡君主與尊長的名字不得直書或直說,必須用其他方法來回避。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進入秦漢特別是漢代以後,情況就大不同了。為了鞏固、強化封建專制統治和皇權,維護帝王唯我獨尊的神聖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須避諱。不但死名要避,活名也要避。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為“端月”,或讀作“徵月”。漢高祖名邦,改“邦”為“國”。東漢光武帝名秀,以“茂”代“秀”,改“秀才”為“茂才”。避諱之制在漢晉時代越來越嚴,漢律已有觸諱犯法的規定。
由於秦漢以來諱制越來越密,這就勢必產生了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上上下下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越來越多,由此造成了人名、書名、年號等的種種混亂,甚至追改古書(如將《春秋》改為《陽秋》,《莊子》改為《嚴子》)。為了儘量克服避諱帶來的弊端,減少諱字,漢晉時代的帝王採取了兩種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
一是大量採用單名(單名所諱之字比之復名要少一半)。帝王採用單名,大大減少了諱字。東漢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詁》中指出:帝王採用單名是為了便於避諱,“其為難諱也,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
二是採用冷僻字取名。以使人難犯易避也。西漢至東漢五十七帝中,採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者大有人在。
漢晉時代的帝王既採用單名,又採用冷僻字或不太常用的字取名,使其名“難言而易諱”,既減少了諱字,又便利於避諱,可謂“魚與熊掌兼得”。《後漢書》、《三國志》中所見之人名,幾乎全是單名。直到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國進入大分裂、大動蕩的時期,出現五胡亂華十六國,少數民族紛入中原,避諱制度遭受嚴重衝擊。避諱既無定制,寬嚴隨意而異,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顧慮便不便於避諱了。於是,神州大地復名又逐漸多了起來。從宋代開始到現代,雙字超過了單字名,以後雙字名越來越多。
原发布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18000/answer/1508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