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标题好呢

日常语言擅长于描述感官世界,若用于陈述抽象思维,就容易显得苍白而繁复。好在由于世间万物彼此之间或多或少的相似性,以及抽象总会有其对应的具象这一事实,我们得以将一种事物比喻为另一种,把难以捉摸的概念同可以感知的世界相关联。所以在美好的小学时代,数学课本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被类比为阡陌纵横,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两个萝卜坑之间的距离。但是这样的例子,到了大学课本就没有了,对于我这样讨厌死扣若干公式定理之微言大意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折磨。我数学素来不好,一方面是因为不喜欢做题,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脱离了比喻,对于抽象的东西就缺乏直接的洞察能力。我喜欢那些充满例子和比喻的理工专业书籍,计算机类莫不如是。还是在美好的小学时代,当我和cityyoho一起上计算机班的时候,老师将变量比作有名字的抽屉,循环体比作环道赛车,此类比喻通俗经典,估计可以记住一辈子。(说起来,那么一个亲切和蔼,兼具耐性、智慧和语言天赋的年轻女老师,在之后的学生生涯中竟然再也没有遇到一个。)时至今日,以比喻方式而分,接触到的计算机书籍大致有四类:不比喻的,瞎比喻的,善于比喻的,无须比喻的。凡此四类,本想分别描述并举例说明,尝试了一下,觉得若干词汇未免不敬,还是来做个比喻的好。这四类书给人的感觉,可以类比为四道菜。第一道菜,是我们学校食堂的一种肉食,俗名叫作炒排骨。那些盘子里的玩意一眼看过去的确是肉的模样,但是品尝起来就会发现,它们都不过是包在碎骨头上的一层皮,食之无味,还要小心牙齿。第二道菜,是我上次跑到一个朋友家吃饭,她错将酱油当作醋,所拌出来的一盘凉菜。因为她感冒了,这一错误直到我怀着虔诚感恩的心将一堆黄瓜丝放进嘴里才被人发觉。这道菜,吃是能吃,但除非你饥不择食,或者在饮食文化方面坚持走先锋另类路线,否则不可能狼吞虎咽而不皱眉头。第三道菜,是我老娘炖给我的绿豆汤,美味平和,口感爽滑,只略嫌没有嚼头,是我平时最喜欢的食物。第四道菜,便是我老爸操厨的黄焖牛肉了,其味之悠远,其卖相之可人,绝非拙文所能描述,没吃过的人再怎么想象也无法体会到我每次放假回家吃到老爸牛肉时的幸福,能吃到这样一道菜,就是一个节日。

在读书上,我大概算个饕餮之徒。但是在吃饭上,我的确非常不在行。我喜欢吃的东东,只是能在短时间内填饱肚子的普通玩意,比如被你叫作垃圾食品的薯条汉堡,和街头那个油桶炉子卖出来的烤地瓜。所以请原谅我做出的比喻亦如此的不富想象力,如果想要帮助我,请在我拜访你的时候,请我吃道能让我记住名字的好菜。

写到这里,都快忘了让我有所欲言的动机。大致是因为我在某杂志上看到了一些讨论,有关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说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程序员,或者说程序员象是什么样的人。传统的观点是,数学家适合做程序员,但是某人(一个名人,至少是业界名人,抱歉我不记得名字了)说,其实程序员更像音乐家,因为他们都是用抽象的基础构件描述虚拟世界;或者像长篇小说作者,因为他们都要在一个相当长的跨度之内保证逻辑的一致,剧情和流程都不能出bug。第二个话题,是说数学对于写程序是否有帮助。传统观点是有,但是侯捷说,编写程序“并不一定需要太多数学功底,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不需要数学的。比较需要的是逻辑概念和缜密的思路,以及强烈的兴趣。编写程序过程中多半只是把别人的数学成果拿来用(以及算法形式),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只有在特殊应用领域才需要自行发展数学模型。”

这两个话题,都是我平时常常,呃,“思考”的。自己与自己争论是一种静默迅捷但是有局限性的行为,所得到的结论往往会因为考虑不周而失之偏颇。同时,由于思考所使用的是日常语言,而日常语言的词汇都是相当语义暧昧,需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的,所以有些时候,即便有什么idea已经通过了深思熟虑,还是写出来以备查考为妙。回顾这两个话题,其实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陈述,即,成为一个程序员需要具有什么能力。看这个话题:数学对于写程序是否有帮助。我想问,此句对数学的定义是什么?对写程序的定义又是什么?平面解析几何对写操纵dom的java script有帮助么?线性代数对写底层驱动程序有帮助么?反过来,数论对写encryption的新算法有帮助么?矩阵乘法对3d建模有帮助么?如果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而后两个问题的答案是“是”,那么这个话题又有什么讨论的意义呢?

我觉得,程序员这个称呼,是工科的,而不是理科的。一个人,若称他为程序员,则意味着他是一个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人,是画出蓝图并着手构建的人,是种下种子并修剪枝叶的人,是需要关心具体规格和实施细节的人。虽然程序员亦可以细分为coder和architect,但就其责任范围而言,均是实施而非研究的。设计编写程序是他们的职业,而非他们研究或者计算的工具,这是与计算机学学者相区别开来的。

===================================

在去深圳的路上,在深圳,在从深圳回来的路上,在回来之后,我一直在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旅行中的阅读与伏案(其实是倚案)阅读是不一样的,前者会在阅读时掺杂入更多的环境影响。Anyway,可以坦言,我对此书的感觉,无论在路上还是回来后,无论一开始还是现在,都可以用一个短语来形容:微妙的混乱。此书的体例,以作者的称谓,乃是一些“论述”(Bemerkung,remark),每个论述可能是一个短句子,亦可能是几段话。每个论述看似独立,但前后之间的论述其实都有所联系。其内容涵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中的诸多问题,但大多点到为止,更多的是给出问题,而非给出答案。通读一遍之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说真的。),我仍旧难以将一本书所提出的观点整理出一个概貌。好在维特根斯坦也说,这是一本漫长而曲折的旅途上的速写集。(哦,又是一个比喻。)忘了是谁说《了不起的盖兹比》是一本可以随手翻开读其中某几段就让人有所感觉的书了,其实这种感觉,在我这两天闲着没事翻开《哲学研究》时经常出现。也许正是因为它的体例,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非线性读取,从而得到不一样的视角和思路。这位解构的大师,以这种松散耦合的方式在进行着构建。嗯嗯,很有禅意的说。

iPod nano,是我最新的yy对象。孙燕姿出了新专辑,于是我又成了万恶的唱片工业的俘虏。寻求另类是一种刻意而为,已非我心所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