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浮生纪
倒退十年,这标题是电脑上一款小游戏的名字。即便在当时,它也不怎么为人所知,我亦只玩过一两次而已。为什么会想起这个名字,一是因为比较切合我这两周以来的生活,二是因为这款游戏,现在想起来,虽然只能形容为简陋,却有些当时我不能理解的,对人生和命运的调侃在里面。
吃住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94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上的一个辨题。因为要说吃住,还要说很多大学,所以就忽然想到了它。曾几何时,咱也是个自诩为热衷于辩论的人,而今天想来,还是像OldImp说的那样,我们热衷的乃是抬杠。
我住在五道口东北,学院路上的石油大学招待所里。由近及远,四周坐落着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海淀走读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哦,当然还有北大和清华。这种环滁皆山也的氛围,借个语言学的词来说,形成了一个semantic field,使置身其中的我,感到一股无形的罡气,所谓“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就是这种感觉。我住的地方是招待所后院的一间平房,有三张床,书桌和电视,此外便空徒四壁。虽然没空调,可也不热。每天在车流与鸟鸣声中醒来,看书,去超市,吃饭,上课,逛书店,朝九晚五,日复一日。除去到周末回家,过的是与网络绝缘的生活。一开始我以为自己会挺难过,可是两周过去了,其实也没什么,看来关键和心态有关。所住的是石油招待所的一间平房,三床一桌,电视风扇,再就空徒四壁了,临着街,有些吵,晚上有蚊子,还经常会传来吵架的声音……噫!大隐隐于市,虽喧嚣扰之,蚊虫咬之,美眉惑之,交通困之,弥久亦不能囿其心也。吾非大隐,欲隐于野而不得,于避于市而不能,幸耶非耶?……(此处省去牢骚一大堆)……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有利于读书的。身上没钱,离商场也远,物欲稍安,现在是暑假,矿大石油大也都没有美女,绝了念想,而南面是高教书店,西南是一会儿要说到的五道口书店,都有空调座椅,白看多久都没有人赶。相比之下各位上考研班的高中同窗,或者在宿舍里闷着,或者在地下室憋着,或者在亲戚家借宿……其实都没我自在。
与我同住的两位弟兄,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西安。西安这位,与我同名同姓。他们都是零基础班,我则是200学时的初级班,他们上午有课,我下午有课,所以一天只在晚上一起聊聊。他们都是球迷,我不是,所以更多时候,是他们守着电视看球赛,我躺在床上看书。西安这位总是抽烟,大二休学了来上课,要上到明年,所以我隐约觉得,他比较郁闷。
吃饭,通常就在招待所的食堂里。出了学院路的大门,分别向两侧步行15分钟,可以到城府路口的麦当劳,或者清华东路口的星巴克。而五道口的那家书店,有一间阅读咖啡厅。北京菜——各位有什么概念么?除了烤鸭,其实我也没有,但是我要是想抄近道,必须从一家名叫“北京小院”的饭馆中穿过。虽然没有吃过(一个人犯不上来这里吃),闻其菜香,和我家类似,所以想来也是或咸或淡,或辣或酸,一般家常菜罢了。招待所食堂的饭,唯一功能就是让你吃饱,好在茄子和青椒这两道菜,烧得十分对我的胃口,每天轮番上阵,也不至于感到厌烦。反正我吃饭就是为了吃饱,山珍海味,我吃不来……每次走进食堂,要么还没赶上人流,要么人流已经散去,偌大的食堂里只有寥寥数人。我打两个菜,一堆饭(用餐盘,所以用这个量词),然后坐到临窗的位置狼吞虎咽。不知道那个打菜的师傅会怎么想我。“看,这个可怜的饿孩子又来了。”我猜他是这么想的,因为每次他给我盛的饭越来越多……
麦当劳没什么好说的,一般是从五道口走回住处的时候进去吃点东西以免晚上饿得睡不着,谁叫大学里不吃早饭的习惯已经留下了这夜宵不能少的恶果。星巴克是好地方,咖啡好喝自然不必说,在里面坐一小时,人会变得愉悦起来。我喜欢那条双尾美人鱼,虽然越画越卡通,还是喜欢。在里面看书……呃……有时会想,要有个mm陪我,该有多好。
五道口那家书店的阅读咖啡厅算是非常有感觉的,它本就是书店的一个套间,摆上质感十足的木桌椅不说,还放了三件一组的一套布沙发,加上精心布置的漫射灯和落地灯,配合飘散的蒸馏咖啡香味以及好听的jazz,在里面读书是对书和阅读者的最高礼遇。我第一次去,看到一个mm捧着一本书,整个人斜卧在沙发上,其惬意程度,让人联想到,家。
早餐?哦……9点多起来那一顿是吧,我是矿泉水加面包解决。超市的全麦切片面包,口感十足……
行·读·新知·故友
话说二十三日大暑,雨。翌日自午时起,因德语班报道故横穿京城,往来于学院路两侧。止觉热浪滚滚,举手投足,挥汗如雨,方知伏天入京,几若寻死。奈何骑虎难下,惟勉力奔忙。及至安身海淀一隅,送走家慈,付过学费,始觉燥热略安。于四壁空徒之寓所小睡,醒时天已将晚。呆坐塌上,细数流年辗转,虽微不足道,亦教人徒生年华如梦之叹……咳……我酸不出来了,还是用白话的好。长话短说,当时偶觉得莫名凄惶,就发短信骚扰偶的中学同窗,此时留在北京上考研班的Miss Amanda,想要骗她来一起下馆子叙旧。而她此时正在西单某理发店洗头发,准备换个style,但是收到偶短信之后,头发也没吹干,东西也不血拼了,特地跟男朋友请了假来陪我吃晚饭,然后又一起轧马路到五道口,在一家叫做光合作用的书店&咖啡馆里泡到9点半。美女此举彻底将偶的那一点初来乍到的陌生感消除殆尽,并且让偶面对第一周课时的好心情,在此叩谢。
铁路,轻轨,公路交汇的五道口,是个见面不如闻名的地方。打口/碟已经无处寻觅,半死不活的两家音像店不值得一逛。难道有柳暗花明的所在?我不知道,反正我只走了走那儿的户外用品商店和食草堂之后就失去了兴趣。那家书店——光合作用[书房](水木店),是这两周里我最经常去的地方。这里的书大多是我稀饭的种类,旅游历史哲学文学一应俱全,而外语书更是意想不到的琳琅满目。在这里我买下了一册《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作者陈志华先生在写建筑的时候总是结合人文与历史,但并不怎么旁征博引,只是淡淡将古建筑与时人的生活故事娓娓道来,很有味道。比如下面这一段,写哥特教堂:
哥特主教堂高高耸起在城市的上空,四周匍匐着矮小的市民住宅和店铺,就像一只母鸡把幼雏保护在羽翼之下。市民们出生不久便来到教堂接受洗礼;长大了到教堂聆听教化,在教堂里结婚;星期天在教堂门前会见邻里,闲聊家常,节日或许还看一场戏;有了什么过失或者心理迷惑,找神父去倾诉;生了病也得向神父讨点药饵;他们在教堂清亮的钟声下度过了宁静而勤劳的一生,便在教堂墙外的墓地里安葬,那里躺着
他们的父母兄弟,钟声还将继续抚慰他们。除了宗教的信仰,市民们对教堂怀着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感情,因此,建造教堂不仅仅是为了崇拜上帝,救赎灵魂,不仅仅是为了荣耀城市,更是为了寄托自己对生活的希望与爱。
[第六讲:无情世界的感情]
书中写到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风格便大致如此。陈志华先生1929年生人,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历经70余年沧桑的人写下的文字读来分外厚重,一如书中的古老建筑。
从五道口向西,可以到中关村。我有一次是走过去的,一半是为了消磨时间。走路真的是很消磨时间的事情,从中国矿业大学到北大东门,这段距离大概有6、7站地的样子,我走走停停,用了一个小时。当方尖碑一样的太平洋电脑城楼顶裹挟着上面那个巨大的北大校徽映入眼帘之时,哦,中关村,这个中国最大的数码菜市场,盗版贩子集散地,日复一日上演着奸商斩菜鸟的戏台子,所谓“硅谷”,就这样展现面前。“要光盘么?游戏VCDDVD电视剧电影毛/片儿要不要?”大叔大娘们凑上来问我。远处Canon广告上的mm迷人地微笑着。走进鼎好(我去买一个德语的电子词典),所有的iPod,iRiver,iQue,所有亮晶晶闪着塑料或者金属光泽,装了一堆五颜六色LED的小玩意儿,都在冲我狂喊:“买我!买我!”……
北京大学。Miss Sunny来北京报考研班,我与谷宁陪同她参观了这里。前面说过,学院路中关村一带让人感受到一股无名罡气,而公元2005年八月一日,当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入北大校园时,我清楚地明白,这里及这里以西,乃是罡气最盛之处。这里其实无需多言,对于每一个受着中国教育体制熏陶的孩子,这里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明白。希望Sunny和谷宁可以实现愿望,考到这里。明年槐花如雨落时,我来这里找你们。
没有去清华,因为自己是学工科的。很久以前,我曾在自己的床边贴过一篇写清华计算机系的剪报。真怕自己走进去,想起那些文字,目睹那些场景,回忆那些做过的梦,会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我上课的地方,是中国矿业大学。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而与之比肩的北语和林大,知名度相对要高出许多。这所学校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楼也比较破,路也比较洼——在施工。在这里每天上德语课,老师武汉大学毕业,留德归来后就一直任教,周五则是一个德国人。课堂气氛很好,只有不到20人,上课如同聊天。在这里很神奇的遇到了Pirouette,但是她只上了两次课就再也没来。与它隔一条马路,就是北京林业大学,Miss Amanda在这里上学。回过头来说北航和北语。北语有不少洋人,楼很漂亮,学校小巧精致,mm不少。去五道口,从东门入,南门出,可以省下不少路程。而王老板的母校北航是一所很漂亮的学校,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我见到了传说中钓起来一个死人的荷花池,见到了航空馆,在食堂里吃了顿朝鲜拌饭。谷宁小朋友和Lily小朋友就在北航的这里上考研班。(Lily,温柔聪慧,娇小可人。目前暂时独身,如果你满足帅,有钱,有才华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两个,请将个人简历及两张一寸免冠照片mail给我,无感情经验优先。)哦,还有Tulip小朋友,和,呃,林志炫小朋友,在北航北门外的新东方第二教学区上课。在这里还结识了高中同学马林,高中没说过话,大学里总算认识了。哦,他也是在上考研班的。
话说在中关村的东南,北三环西路,有一处唤做大钟寺的所在。大钟寺附近有一所双安商场,双安商场正对一条街,街上有一吃饭的好去处,名曰“半亩园”。七月二十六日,就是在这里,亲爱的左侄女以一碗炸酱面的最高礼节接见了我这个当之有愧的大叔。左侄女长得很好看,一口京片子,陪着大叔从双安走到皂君庙。这是值得纪念的历史性事件,逢一年、五年、十年,都得吃炸酱面纪念一番。
双安往南,是农科院。Aeneas同学住在这儿,呃,他也考研。似乎这个暑假里听到最多的词就是考研,忙忙碌碌的北京,聚集了这一群考研故友们,刚才提到的这些,并上Recluse,Discoverer和Butter Fly,大约有快15个人。……应该说农科院是吧?嗯。一个院子,很多树,卖种子和橄榄油,完了。
杂记·乱弹
Trough the life, never lose our passion.
七月中,Apple初抵深圳,吾短信相询,此其所覆之结语。吾自七日前负笈来京,每每于独处时,默看院中树影起伏摇曳,静听窗外车流日夜如川,此句常蓦然浮于心头。Passion者,抖擞负重人,令其勇励而前行之激情也。遥想于高三时,尝将此词以Arial Black字体100pt浓墨印于b5复印纸,置之座右以自勉,虽实效寥寥,然则每有触目,豪情生于心焉。今已历三载,负重依旧,而勇励之情不复当年也。
……又酸不出来了。反正我就是想说,能坚持在世间努力生活的人,真的都很让人佩服。我喜欢很多东西,但是总是缺乏将它们进行到底的激情,这样是不行的……
说这个,牵扯到很多将来的事情,太沉重。写点有意思的。学语言的时候,容易情不自禁的玩弄文字游戏。学了德语,就把它和英语汉语作比。总体说来,比照汉语,德语大致可以用严谨,诡异,生涩三个词来概括其特点。
严谨: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三种,并按其在句子中的成分分为四个格,使用时分别以不同的冠词和形容词的词尾变化来体现出这些性质,称为“变格”。比如: Bei dem Fenster fasst der wilde Wolf das Rotkaeppchen des Fuchses. (狼在窗户旁边抓狐狸的小红帽)。其中,Wolf是阳性第一格,主格,Fuchs是阳性第二格,属格,Rotkaeppchen是中性第四格,受格,Fenster是阳性第三格,与格。而那些dem der das des以及其他一些变化则分别是对他们的这些属性的标明。这还不够,动词还要按照不同人称和时态进行相应的变化,称为“变位”。就好比英语的I对应am,she 对应 is,但是德语要复杂得多,比如上句中的这个fasst就是fassen对于第三人称一般时的变位。这些都是是汉语根本没有的,相比之下汉语是多么的随意和自由,同时也是多么的需要精心构造才能不引起歧义呀……当然,这种语言的严谨也影响了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我还没有学到能够对此做出总结的程度,等以后吧。
诡异:主要是两点。一是名词的性的匪夷所思。翻开德语词典,你会发现die Familie这个词指家庭,是阴性;der Haushalt指家庭全体成员,是阳性;das Heim指家庭住宅,是中性。der Mund,嘴巴,阳性;das Auge,眼睛,中性;die Nase,鼻子,阴性。你说这性跟什么相关?德国人自己也不知道。此其一。再就是,使用情态动词,构成完成时以及其他很多情况下,引领句子核心意义的动词放在句子末尾。举个例子:Ich moechte das Zentrum fuer Kunst besuchen.(我想去游览艺术中心。)语序是:我,想,艺术中心,访问。访问放在最后一位,改成翻修,趟平,炸毁,也都放最后一位。你可能说这没什么,我们中国人不也会说:“我想去艺术中心看看/我想把艺术中心炸掉”吗?问题是这是人家的标准语序,而且你看这句:Seit der Aktionaersversammlung von 2090 hat sich der Generationenkonflikt innerhalb der weltumspannenden Katell AG deutlich beruhingt. 好家伙,恁长一句,不看最后一个动词,天知道这个Genarationenkonflickt(“代沟”,姑且译成)是怎么着了。OldImp评曰:哪个天才发明的?
至于生涩,是说德语读起来。一门语言说起来辅音太多,就会感觉很硬,说好听,叫做“铿锵”,说不好听,就像是下水道里发出的声音。德育偏偏就怒多辅音。随便挑一个:Bittschrift,11个字母,9个字母是发辅音用的,那个“r”还要用喉咙发。初听德语磁带,只听一阵兹兹丝丝特特可可的乱响,不看书根本不知道丫在说什么。而德语单词还动辄怒长,比如我上礼拜背的:Kommerzialiesirung。(老实说其实也不难背,因为它跟中文复合词一样,就是把各个词串起来组成新意思。但是头一次听的时候你要是不会这个词,就基本上不会懂,也不会写。)这就造成了说德语很难连读,反而读起来要铿锵一些才勉强不算难听。男生还好一些,女孩子说德语和说法语真不是一个感觉。各位mm若是有兴趣再学一门语言,推荐学法语或者韩语,西班牙语也成……
本来还想写写读建筑史的一些体会,今天太晚了,下周吧……眼看立秋了,beimFenster也该换换新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