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李如一 IPN 播客旗下节目的主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李如一也没有给我主持的《内核恐慌》嘉宾[1]写过一千字指南,不过最近有告诉我们主播们如何提醒听众通过订阅来收听而不是微信。

节选这封 bcc 给所有主播的电子邮件如下:

社交網絡追求的所謂「高傳播」是以去除語境爲代價的。高傳播意味着一期節目可以被連根拔起,隨風飄揚。被在各種渠道廣泛傳播本身不是壞事,但我們需要保證這些被拔起的節目本身包含所有指向節目本體(主要就是各檔節目的網站)的信息。

現在基本每檔節目的開頭和結尾都有了一定的規範性,不過這裏我希望大家今後在每期節目開頭口播一下網址。雖然網址在每期的 show notes 裏有,但並非人人都會去讀。很多主播在節目結束時會播報網址,但有很多人不會聽完一整期。所以還請大家在開頭和結尾都播報一次吧。

播報網址時,請使用中等偏慢的語速。也可以考慮連續讀兩次。

- - -

《内核恐慌》的缘起,基本就是李如一希望 IPN 能有一款 hardcore 一点的编程类节目,「大概类似于程序员们在 water cooler 旁边或吸烟室里面会讨论的话题」,由 Rio 和我主持。一开始我觉得<del>我根本只在吸烟室里聊公司八卦而已</del>这样的话题不必另拆一个节目,完全可以做在 《IT 公论》以内,一期软的一期硬的;不过李如一坚持应该独立。根据过往经验我相信事实通常会证明他是对的,就答应试试看。而 Rio 也为此做好了技术准备,继续节选邮件:

有了 Rio 寫的 CMS,現在需要的就是第一期的提綱以及節目的名字,然後很快就能上線了。

節目名字我提供幾個選擇:

- 硬核科技 Hardcore Tech
- 內核恐慌 Kernel Panic
- 壞比好更好 Worse is Better
- 比特營造 Bit Builder(借用中國古代建築學「營造」的概念)
我与 Rio 均表示内核恐慌听起来不错。当然对此也不是毫无异议:
李:
Kernel Panic 英文是不錯,中文「內核恐慌」我是特意取其陌生化效果,語感具體如何,還要多在舌頭上滾滾才知道。當然如果二位都願意用這個名字,我也沒意見。[...] 就是因爲英文不特別,所以只說中文。

不過其實我很想用營造一詞,但「比特」的確聽起來有點陳舊。有沒有別的想法?

我:
营造法式 -> 营造程式 -> 程式营造。

李:
程式营造好。

我:
只是听起来太台了。


沒關係的。另外如果光用耳朵聽或許還以爲是 urban design 節目呢。


但「程式营造」听起来非常像《老年程序员夜话》,没什么酷劲。
起名这个议题就这样无疾而终。

- - -

每一期的基本流程大概是这样:我跟 Rio 选话题,约时间——因为时差的缘故,一般是约在我的晚上,Rio 的上午——然后做功课,总结上一期的 feedback,写提纲;到时间开始录音,录完之后上传 Dropbox 交给李如一混音,并在节目上线之前写好 show notes。整个流程里混音无疑是最为辛苦的一个环节,要把所有的音轨对准,要抹掉各种吸鼻涕打嗝或者救护车飞驰而过之类的干扰,要删掉明显的口误或者主播口述「这段一定要删掉!」的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拼起来,还不能突兀,最后要把混好的音轨导出,填 metainfo,上传。而李如一每周要为所有节目混音(似乎 Rio 也混过,但我一直管杀不管埋,不太确定)。混音的过程中他偶尔会发表一些感想,不过这时我一般在睡觉所以都不回。整个流程迄今没有出过什么岔子,只是有一期因为主题曲的版权我以为没问题其实有问题而导致的问题在上线前临时补了一段;另一期录了二十来分钟发现自己没有戴耳机不得不从头来过,所幸只有二十分钟。

- - -

我第一次接触到 podcast 应该是大四时买了个 iPod 然后在 iTunes 里面下载了一堆练听力。当时肯定没想到八年之后自己也会做个节目出现在里面。虽然作为主持人我还是太水,很多时候 Rio 即兴说点啥我都是在不懂装懂,但想要找一个比我更适合给 Rio 捧哏的也很难……吧?

通过主持《内核恐慌》,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前许多一知半解的话题变得二知一解,许多以为自己知道的话题也晋级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界。不过最为显著的功效还是语文水平的提升,许多念错半辈子的字被听众来信纠正,讲话瞻前顾后颠三倒四的毛病也日渐好转。总之主持这个节目对我来说助益良多,相较之下其听众所能得到的干货实在少得可怜。所以每次把录音拖到 Dropbox 里面的时候我都会默念李如一先生的文案:「六档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具备不接地气、不反智和湿货多这三个特点」[2],然后我们一直非常不接地气而且湿得一塌糊涂这件事就会让我心安理得了。当然,内核恐慌再湿也湿不过 IT 公论:「本节目系一种综合性之科技节目。收听对象,并不限于社会上某一阶层。凡职业部门不同,知识水准互异,而对于科技有共同兴趣者,从任何角度,收听此秀,不致味同嚼蜡,毫无所得。一切题材,即就雅俗两极之范围内,伸缩去取,尽量适用多方面之需要,以求俗不伤雅,雅不背时。」——调寄《分类例解尺牍作法》。

感谢李如一给我的这个机会以及他的辛苦工作。感谢 Rio 的不嫌弃。感谢女朋友赞助的 Blue Microphones © Yeti 麦克风(是的,本题所有答案都是软文,都是推广,就是要你去买这只麦克风),并在我录节目或准备节目的时候烧饭做菜刷锅洗碗端茶倒水轻声慢步。感谢听众们的来信。感谢赵阿萌的这个问题,不问的话我还真没这么多感想。

- - -

李如一像个 hub,是唯一一个面见过所有主播的人。我期待有一天所有主播能在线下一聚。这样一来 Rio 就可以达成他跟席妙雅握手的夙愿了。

- - -

[1] 《内核恐慌》请嘉宾血泪史如下:第一次找的嘉宾是李如一自己;第二次苦口婆心请到 @珵cici ,结果被 IT 公论抢去了;一直到二〇一五年二月八日播出的第十期才终于有了正式的嘉宾 @柳成荫 <del>也只是被 IT 公论请过两遍的自己人</del>。
[2] IPN 常见问题解答(FAQ)
原发布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038794/answer/39348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