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俾斯麦带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时候要把奥地利排除出去?后来为什么也没能将奥地利吸收进德意志?

tl;dr

一开始奥地利不愿意。等到它愿意的时候,其他人不愿意。后来其他人无所谓了,他俩在一起过一阵子。最后奥地利又不愿意了。不过分手之后,他们还是好朋友。

正文

现在的奥地利很没存在感。即便能把它跟澳大利亚区分开来的人,多半也只会先想到莫扎特、滑雪场和猪排。但若以为它就和瑞士一样自古以来小国寡民、人畜无害可就错了。两百年前的一八一五年,回光返照的拿破仑终于还是输掉内裤,反法同盟们坐下来喘口气分杯羹的时代,奥地利帝国可谓不折不扣的欧陆东部霸主。尽管神圣罗马帝国的衣钵不再,但承载哈布斯堡王朝四百年基业的维也纳仍旧是德意志地区的首善之地,帝国首任皇帝弗朗茨一世与一代权臣梅特涅也正是在这里盛宴款待反法群雄,一方面要商议分赃,另一方面也为列强和小国们提供动嘴把话说清楚的机会,免得接下来又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看着眼熟吗?的确,这就是国联雏形,史称:维也纳会议。

此时年轻的普鲁士虽然暴了上百年人口,也曾在王位继承战争中从奥地利眼皮底下虎口夺食扩张领土,却并没有怎么伤及奥地利的筋骨;自己反倒在十年前被横扫欧洲的法军打得割地赔款,把历次吞并的波兰国土又吐了出来。虽然有沙恩霍斯特推行军队改革,也在滑铁卢的最后决战里为英国人出演 sidekick,毕竟还羽翼未丰,于维也纳会议期间只能敬陪末座,低头听几位大佬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奥地利帝国分到富庶的波河平原与克罗地亚,俄罗斯掌控波兰和芬兰,而普鲁士如同被嘲弄一般,只获得几块莱茵河东岸的边角料,与自己的国土不接壤不说,还被属于英王的汉诺威王国卡在中间。更头痛的是,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主要是天主教徒中产阶级,非常看不惯新教普鲁士的军国主义那一套。


上图是一八一八年的欧洲。蓝色为普鲁士,红色界限内为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德意志邦联(Bund)」,可视为神罗的延续体,其成员均为德意志人建立的主权国家和城邦。普鲁士和奥地利只有部分行政区域加入此邦联,因为境外的领土传统上并不是德意志人的聚居地(普鲁士右上的境外区域后来加入邦联),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俩成为邦联内最具影响力的成员。在此后的时间内,德意志区域内的事务基本上由奥地利主导,历任统领均为奥地利皇帝。

接下来我们把<del>游戏</del>历史快进到一八四八年。

区区三十年间,欧陆已然风云剧变。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席卷全欧,各地民族主义觉醒,奥地利帝国就此遭殃:它境内的民族构成实在太过复杂。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斯洛文尼亚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塞尔维亚人…… 这些人有要求自治的,有要求独立的,甚至还有要求统治其他民族的。于是波希米亚的捷克人开始闹革命,要求获得更平等的地位;匈牙利人也想要奥地利变成英国那样的联合王国,让匈牙利人成立自己的政府;米兰和威尼斯的意大利人更纷纷起义,试图将奥地利统治者赶出地盘。就连奥地利的德意志人都不分阶级地游行示威来反抗皇权和梅特涅,逼着皇帝立宪。尽管奥地利的民主和民族主义革命最终被皇室借助闻讯而来救援的俄罗斯军队镇压下去,但其境内的波西米亚(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等区域都由此得到更多的政治自由。

普鲁士这边倒是另外一种景象:维也纳会议上分得的土地在一八三〇年意外地发现丰富的煤矿(这里就是今天德国的鲁尔区);为加强东西国土之间的联系,也为促进商贸和工业化,一八三七年的普鲁士在李斯特主导下带领周边几个邦国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并逐渐吸引包括汉诺威在内的其他成员国加入,同盟内新教占据主导地位,经济趋于统一,从而也对于政治统一有所诉求;英国走向光荣孤立,将重心转移到殖民地上,减少干涉大陆事务,更因为一八三七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而汉诺威国位传男不传女,使得汉诺威脱离英国。终于,当一八四八年革命开始时,德意志关税同盟内部因为都是德意志人,在民族主义的鼓动之下,产生了统一的意志,尽管普鲁士也有市民革命,但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作为自由主义的同情者,虽然行为摇摆不定,还是在本国和关税同盟国内获得支持,尤其是他在三月革命中下令已经进入柏林准备镇压平民的军队撤离的举动,赢得来自平民的声望。

于是在德意志民族意识到自己需要凝聚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德意志世界却分裂了。南部领袖奥地利是根深蒂固的老牌帝国,天主教、保守主义、多民族、大地主阶级主导;北部领袖普鲁士是新近得势的后起之秀,新教、自由主义、单一民族、容克资产阶级主导。德意志人终于面临着神罗解体以来日渐清晰的德意志问题(Deutsche Frage),也就是:地盘有哪里,谁来当老大?

作为革命的一部分,一八四八到四九年举行的德意志邦联法兰克福国民议会(Nationalversammlung,字面意思「民族聚集」)上,来自各邦国的代表开始就德意志问题开始讨论。在奥地利的心目中,新的国家应该采用「大奥地利方案」:

换言之,奥地利想以现有领土合并德意志邦联,行成一个横亘中东欧、疆土超越法国、人口七千万(此时全欧洲大约两亿人出头)的帝国。抛开欧洲其他强国是否答应,大部分国民议会的民族主义代表首先就不认可这个设想。他们认为,如果要建立德意志国家,就不应该包括非德意志民族的国土,也就是新的德意志国家将沿袭德意志邦联现有的边界(前图中红线内),这就是所谓「大德意志方案」。换句话说,按照大德意志方案,奥地利帝国可能会失去此线之外的领土。奥地利当然不愿意这样,也因此开始尖锐地反对国民议会,明确说自己如果要成立帝国,就必须包括全部故有领土。眼见大德意志方案无望的代表们倒向以普鲁士为首的北方诸国,决定采用此前只有一小部分人支持的小德意志方案,先将奥地利的领土排除在新的德意志帝国之外——但并不排除它之后加入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议会起草新帝国的宪法,并推立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

……可是他拒绝了。

(我该接受吗?不该接受吗?该接受吗?!一八四九年的讽刺漫画上数着制服扣子纠结的威廉四世。)

威廉四世拒绝皇位的理由,说来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首先他虽然同情自由主义,但毕竟还是革命的反对者;其次他害怕接受这样的皇位会让自己与其他传统的德意志公侯们撕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份子的他,虽然有当皇帝的幻想,可他想要的乃是神授之君权(Gottesgnadentum),是选帝候的俯首认可,是良辰吉日的教廷加冕。梦想在宝马车里哭的姑娘岂肯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威廉四世打心眼里认为民众对于皇权只能「认可」无法「给予」,所以这来自民众的皇冠,犹如尘土与废石(Dreck und Letten)所制,不值得拥有——他毕竟不是自己给自己加冕的拿破仑,对于法统看得很重。事实上不止他一个,直到一九一〇年的末代德皇都认为自己的统治权力来自于上帝。

被拒绝的国民议会陡然梦碎,一片惶然,民意急转直下。威廉四世索性伙同奥地利皇帝、保守主义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解散国民议会,功败垂成的德国中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们大量出逃美国,这也是德意志人移民美国最多的一年,甚至产生了 Forty-Eighters 一词专门指代他们。

自下而上的德意志统一尝试就此失败,但小德意志方案也由此深入人心。威廉四世把法兰克福国民议会拟定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自己的需求略作更改,拿去跟北方支持自己的邦国在埃尔福特(Erfurt)结盟签署,史称埃尔福特联盟宪法,意在继续推进小德意志方案。可是这一意图被奥地利伙同俄罗斯一起使用外交震慑压制下去。一八五〇年普奥在俄国监督下签署的奥尔米茨条约(Olmützer Punktation)被普鲁士视为投降之耻,其结果就是普鲁士放弃埃尔福特联盟,重返德意志邦联的旧有秩序。威廉四世从此偃旗息鼓,一八五七年瘫痪并精神失常,其弟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担任摄政;一八六一年,威廉四世去世,其弟继位,称威廉一世。

一八五〇年受辱的普鲁士在其后的十年里韬光养晦,整顿军队。一八六二年俾斯麦上台,两年后普鲁士–奥地利联军与丹麦王国由于小邦国的归属问题开战,德意志军队轻易取胜。按照俾斯麦回忆录的说法,此时他已经着手布局,以奥地利所获属地为后来的普奥战争埋下线索,目的是促进以小德意志方案成立德意志帝国的大业。但这究竟是真的还是他功成名就之后吹的牛就不好说了——俾斯麦未必如他自述的那样是个想看到德意志民族成立统一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很有可能只是个一心要壮大普鲁士的扩张主义者。

不管怎么说,奥地利帝国或许出于对实力的自信,在针对丹麦作战的过程中,并未正眼观察过身边的普鲁士友军,没有意识到这支依仗先进的总参谋部体制、不世出的帅才毛奇和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撞针式后装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之惊人战斗力。而此前在五三到五六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往亲密战友俄罗斯背上插了一刀之后,奥地利也不再有可靠的盟友。于是一八六六年,算准时机的俾斯麦与意大利结盟,向奥地利挑起所谓「德意志之战」,将奥地利打得一败涂地。在决定性的克尼格雷茨战役中,普军以少剩多,令奥军付出几乎五倍于自己的伤亡。奥军只在南部战线针对意大利人稍获成绩,但这对于战争的大结局并没有什么意义。战争只打了七周,为了防止国外势力介入,俾斯麦见好就收,迅速与奥地利议和。普鲁士扬眉吐气地解散德意志邦联,兼并石荷地区、汉诺威、黑森、拿骚和法兰克福,并约定奥地利不得干涉小德意志区域内的事务;意大利则夺回威尼斯。纵横德意志地区三百年的奥地利帝国就此出局,注意力从此专注在巴尔干地区。
战后势力图。红色及浅红色为奥地利及附属国;普鲁士蓝及浅蓝色、湖蓝色为普鲁士、盟友及新获领土;绿色为中立国。

注意普奥战争的和谈中,普鲁士只是兼并德意志境内的其他小国,并没有直接要求奥地利割地赔款——这对于当时即便在走向衰落的奥地利帝国来说仍旧不可接受,即便能够实现,也会让奥地利怀恨在心。俾斯麦显然明白「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因为此时俄罗斯和法兰西东西两大势力都在虎视眈眈,一旦在民族内战中耗费太多精力,就会被外人利用。俾斯麦也并没有立刻向南进一步扩张,占据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的中部德意志国家,因为这样很可能会提前触怒莱茵河对岸的法皇拿破仑三世。当时的史学家评论说:「普鲁士进入大国的行列,不是由于它的疆域,而是由于它的明智、它的决心和毅力。如果缺少这些品质,正如历史所表明的,它就会沦为二流国家,受其他大国的轻视,而且可能还会受其他大国的统治。」——此时俾斯麦的种种决策,或许就是明智的体现。

一八六七年,德意志世界大致可以分成三份:普鲁士主导北方邦国立下新宪法,组建北德意志邦联;奥地利在战争失利后本占统治地位的德意志人之权威遭到国内其他族群的空前挑战,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不得不与其中最大的匈牙利势力达成「奥匈折衷方案」(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r Ausgleich),成立一个君主统治两个国家的奥匈帝国(但更激进的匈牙利民族主义者仍旧对此不满);最后还有夹在中间、受普鲁士影响日渐深入,但在情感和宗教上都更偏向奥地利的所谓第三德意志兰国家,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普鲁士与它们秘密签订了防守条约,以防看不爽普鲁士势力坐大的法皇武力干涉。

……啊,终于写到一八七〇年。为了免除德意志统一进程的外患,顺带报一下拿破仑之仇,休养得兵强马壮的普鲁士借机挑衅法国人,而法军在主动宣战后也毫不让人失望地两天就被击溃,一个月后法皇投降。统一的道路已经无人阻拦,普鲁士在十一月与巴登、黑森、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签署了加入邦联的协定。当然这三个国家的立场各有不同,巴登大公国作为坚定的小德意志方案支持者加入得毫不犹豫;黑森大公国与符腾堡王国比较偏向大德意志方案,但此时的奥匈帝国大势已去,除了加入之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巴伐利亚王国本倾向于保持独立,只在普鲁士做出保证其独立及自主地位的承诺之后才不情不愿地入伙,从此一直到联邦德国成立后巴伐利亚都保持着某种特殊性。

威廉一世一路打到巴黎,逼着法国割地赔款,一八七一年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邦联也由此升为帝国。但此时的奥地利同样是帝国,虽然国势已经一落千丈,想要把它纳入版图却也并不是件签个条约就能做到的事情:
打败奥地利帝国让它见识到自己的厉害并不算容易,而打散奥地利就困难更多了。如果再次与奥地利开战,不但没有由头,而且普奥战争才过去五年,势必会引起公愤和恐慌,俄罗斯、英国等中立势力难免插手。况且,目前的状态也宣告了小德意志方案已经实现,至少俾斯麦满足了。

—真—的—还—想—再—快—进—五—十—年—

蹒跚走入二十世纪的奥匈帝国,终于在一战战败后被国内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冲得轰然崩塌,分裂成十一个国家。其中由德意志民族组成的奥地利共和国意图加入德国,其宪法草案第一条为「德意志奥地利为民主共和国」,第二条就是「德意志奥地利是德意志共和国的一部分」。但是,胜利的协约国不希望看到德国在战败后壮大,特别在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中规定德奥不得合并,尽管这有违民族自决的原则。德意志共和国与奥地利共和国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一直将合并作为政治目标之一,奥地利干脆有个「大德意志人民党」鼓吹合并,一九三一年奥地利甚至试图与德国成立关税同盟。

纳粹初兴时奥地利的合并意图有所下降,但随着希特勒在德国的声望日渐升高,纳粹在奥地利也以一系列恐怖活动争夺权力。不过,奥地利除了纳粹之外,也有自己风味的法西斯——奥地利法西斯主义(Austrofaschismus),它在一九三四年五月得势,将奥地利变为单一政党「祖国阵线(Vaterländische Front)」执政的极权主义国家,但在同年七月,党魁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被纳粹刺杀,继任者舒斯尼格延续奥地利法西斯的光荣传统,声称奥地利的德意志人是比德国人更优越的德意志人——他们统御神罗、德意志邦联及奥匈的数百年光辉岁月便是明证,并且将纳粹活跃分子关了起来。然而到了一九三六年,舒斯尼格终于架不住压力与德国签约,释放纳粹罪犯,换取德国尊重奥地利主权。一九三八年,为了顶住希特勒吞并的压力,舒斯尼格安排在三月十三日让奥地利人民公投决定是否与德国合并,为争取尽可能多的反对票,他主动解除了一党制,并同意将一九三四年被取缔的左翼社会民主党恢复合法。但希特勒声称这一公投必然会受到操纵,向舒斯尼格下了最后通牒,说如果他不取消公投,就会响应奥地利人们的呼声,派遣军队进入奥地利恢复秩序。孤立无援的舒斯尼格在最后一刻屈服并辞职,声称「为避免兄弟流血」,将权力移交奥地利纳粹头子赛斯-英夸特。赛斯-英夸特次日邀请德军穿越德奥边界,「维护奥地利社会秩序的稳定」。于是德军穿越边境来到奥地利,并在许多地方受到居民夹道欢迎。德国与奥地利就这样合并了,而凡尔赛条约的签署者们各怀鬼胎,只是在口头上谴责德国,什么也没有做。希特勒从他的奥地利老家 Braunau am Inn 穿越德奥边境来到林茨,在这里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这样的热情让他觉得非常意外,因为连纳粹自己都以为奥地利人其实没有那么想要合并。于是希特勒放弃将奥地利作为傀儡国的计划,直接把它变为帝国的一个行政区。可笑的是,一九三八年四月十日,在希特勒授意和纳粹全面宣传之下,德国及奥地利人民终于完成了三月十三日被取消的公投,选票长这样:
「大德意志帝国议会公投选票:你是否同意在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三日奥地利与德意志帝国重新合并,且认可我们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所列条款?」,同意的选项在中间且较大——不要问我为什么是「重新合并」,我也不明白。公投的结果是 99.75% 的奥地利人和 99.02% 的德国人同意合并。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以「纳粹的第一个受害者」身份再次宣布独立,并于一九五五年在苏联施压下宣布「永久中立」——但它毕竟不是骨子里中立的瑞士,还是禁不住诱惑在九五年加入欧盟。而奥地利人也在战后构建起自己的国族认同,深刻地明白了身为德意志人,还是可以不做德国人的道理。

—抬—眼—发—现—游—戏—已—进—行—到—二〇一六—

未来的奥地利与德国还有合并的可能吗?Jein——德语 Ja 和 Nein 的合成词,或许可以成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过去五十年中,欧洲一体化进程使得欧洲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虽然里斯本条约让欧洲成为统一联邦国家的梦想受到重挫,但欧洲国家之间的边境也变得比过去数百年间的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逾越,从而出现了不少地区性的小团体,比如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常以 Benelux 的身份共同进退,其历史比欧盟还要长一点;语言互通的德国—奥地利—瑞士(德语区)也因为日渐紧密的经济联系常常被合称为 DACH(德语「屋顶」)区域。三者之中的瑞士是个独善其身的孤立主义者,所以德国和奥地利就显得格外亲密。如果对设计不敏感,驱车沿着 E45 或者 E533 穿越两国边境时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特别之处,而在因斯布鲁克与慕尼黑的所见听闻之差异还不如慕尼黑和汉堡;在奥地利开个小公司把业务拓展到德国几乎是完全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没有任何语言、国情或者制度上的障碍。可以说在两国公民乃至欧洲公民的实际生活体验上,两国跟合并了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政治上,两国仍旧是分离的实体,执行着互不干涉的政策,虽然每个德国大党都能在奥地利找到对应物——SPD 对应 SPÖ,CDU/CSU 对应 ÖVP,FDP 对应 NEOS,绿党对应绿党——但两国政治的差异也相当明显,总体上目前的奥地利比德国偏右许多,右翼民粹的奥地利自由党在世纪之交曾经两度成为联合执政党,今年(二〇一六)更是差一点选上总统,相比之下德国的右翼就小儿科很多。

相信在我的有生之年里,德奥不可能在政治上合并,但如果欧盟出于某种外来压力或内在契机进一步深入整合,德国与奥地利从国家退化为欧洲联邦内单纯行政区域的话,「是否合并」这一问题也就随之消解,或者说,它将在更高的层面上得以实现。

(本文主要历史事件及观点参考自历史著作 Iron Kingdom: The Rise and Downfall of Prussia, 1600-1947,作者 Christopher Clark,链接 amzn.com/0674023854 ,以及电子游戏《欧陆风云》、《维多利亚》、《拿破仑:全面战争》。如无说明,插图来自维基百科。)
原发布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51897/answer/10450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