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文试作

Priscilla走后,生活很是单调。朝九晚六,中午吃披萨,晚上吃米饭,有兴趣炒菜,没兴趣就吃罐头。从一个网站租xbox的游戏来打,到现在打穿了《Gears of War》一和二代,《Tom Clancy's H.A.W.X》,《Halo Wars》和《Prototype》,加上我自己买的《Bad Company》。连游戏都不想打的时候就看书,看看就困了,倒头睡着,一天就这么过去。

打过的这些个游戏都还不错。《Gears of War》系列很血腥,背景设定是说人类本来幸福地生活在Sera星上,后来爆发了能源危机,人类发现了一种地下的液态矿物可以做为新能源的替代品,就为此内战79年,战争的结果是建立了一个联合政府。谁知和平之后的某一天,忽然有一群地下怪物向地面发起进攻,打得人类很惨,这群怪物被称作Locust。幸存的人类被迫集中到高地要塞都市Jacinto,一点点发起反攻,反攻的最终手段就是钻到地下去端Locust的老巢。而游戏的主角是两个士兵,Marcus和Dom,游戏过程就是操作他们俩拯救人类。简单来说GoW就是一部现代版魂斗罗,线性剧情,两个肌肉男带几挺大枪去横扫一切,最后拯救世界。只是魂斗罗要靠跳跃来躲子弹,GoW则必须时刻寻找掩体。武器和美工设定方面都是一流的,只是一代操作感略差,存盘点也设得不是很恰当,而二代就很堪称完美。

作为Unreal设计师Cliff Bleszinski的力作,GoW是非常血腥的,游戏过程中画面的色调会不断微妙地变化,但是大部分时候大部分东西看起来非常暗淡,只有血液的颜色永远保持高饱和度。倒下的敌人、倒下的队友和倒下的玩家都会鲜血四溅,如果被打倒在地但是没有立刻断气,那么还可以在地上爬行——拖出的血迹自然也是很夸张——对敌人来此时给了玩家一个机会,可以冲到他们面前用脚、枪械或者拳头把他们的脑袋砸碎,对玩家来说这段时间里则必须等待队友救援(单人模式就只能等AI不佳的NPC),同时祈祷不要被敌人冲过来踩碎。大约是受了战锤的启发,玩家的机枪附有一支电锯,肉搏时可以启动,将对手从肩到腰锯成两截——各类肢体残断是游戏描写的重点。此外一切飞溅的鲜血都可能染到镜头上,敌人的,或者你自己的……事实上,GoW是如此地血腥,以至于没能在德国发售,以18禁的级别都不行,不过德国不能发售并不意味着它在德国被禁止,还是可以从国外买来玩的。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个游戏论血腥也许更胜一筹,可是论恐怖和恶心,大概是远不及《Dead Space》这一变态作品的,为何《Dead Space》在德国就可以卖呢……

《Tom Clancy's H.A.W.X》比较让人失望,剧情聊胜于无,除了能飞SR-71,没有太多亮点,和《Ace Combat 6》很难算各有千秋,只能算是个中规中矩的作品。剧情也比较扯——当然,扯也是相对的,H.A.W.X再怎么扯,至少故事还发生在地球上,说玩家是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后来转业到某雇佣军公司就职,结果这个公司在巴西某次军事行动过程中倒戈向美国开战,于是玩家弃暗投明,回到美国空军服役,搞倒了这个公司。反观Ace Combat系列的剧情,从第一代开始就没有发生在在地球上……当然,至少战争都发生在国家间级别。Tom Clancy系列游戏的特点是,在比较荒诞的剧情之下有一颗高拟真+高科技的心,剧情相比来说只是陪衬,H.A.W.X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如果近未来空战能高科技到这个地步,未免也太乏味了一点。玩过Ace Combat的人应该很容易上手H.A.W.X,唯一独具特色的东西是在H.A.W.X之中可以关掉辅助驾驶系统,从而做出一些特技动作来——严格说只能做一种动作:普加乔夫眼镜蛇。好一点的飞机做得夸张一点,可以做成超眼镜蛇,差一点的飞机就做不太出来,但好歹能意思一下。

《Halo Wars》难度太低,没什么战术可言,如果我不是Halo迷,这游戏打不完就会退回的。战役部分只有人类,没有圣约,联机对战倒是可以选圣约,而圣约的英雄都强得离谱。唯一要表扬的优点就是游戏画面和动画都美轮美奂,精致无比,而且大概也就在这一部作品里我们才第一次看到了其他斯巴达战士的风采。用手柄玩即时战略终究是不够过瘾,希望这款游戏可以移植到PC上……

《Prototype》是不容错过的大作,基本上你可以把它立即为一部超人版《GTA》,主角被不明病毒侵袭,变异出恐怖的超能力,而整个曼哈顿岛也感染了,市民开始慢慢变成僵尸,而主角不正不邪,僵尸方和军方他都不待见。这个游戏的卖点很多,比如淋漓尽致的操作快感,史诗般的boss战,多种能力升级系统,沙箱模型,记忆碎片收集系统等等,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被缩小的曼哈顿岛。几乎曼哈顿所有知名的建筑都被浓缩到了这个岛上,有一场boss战是在时代广场发生的,我特意去google maps的street view看了一下,与真实的时代广场别无二致。配上细腻的昼夜色调变化,这部游戏当纽约风光片来玩也不错。而游戏的结尾很有点阴谋论的调调,米国政府自己导致的一场悲剧最终被推到恐怖主义头上(显然是民主党幕后指使的别有用心的一小撮游戏设计师妄图破坏米国稳定和谐之举)。总之,《Prototype》就和《Max Payne 2》一样,属于黑色美学悲剧英雄启示录风格的大作,酷得掉渣,不可不玩。

《Battlefield》系列一直都很受欢迎,《Bad Company》自然也不例外。打完像看了一部电影,喜欢战争游戏或者第一人称射击的话,这部作品是不可错过的。另外,我最近才知道原来《Battlefield》系列的设计组DICE是一家瑞典公司,他们做出了《Battlefield》系列和《Mirror's Edge》,这太令人惊讶了!(没见过世面的惊叹号)

faith 《Mirror's Edge》我尚未有时间去玩正式版,只是宕了个demo。这部游戏讲述的是一群反抗暴政的英雄的故事——仔细想想这题材也很老掉牙——不过这群英雄不是像《Red Faction: Guerrilla》那样赤果果地搞火星工人暴动,暴政之暴虐也没有到草菅人命的地步。话说某个不知名的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里,市民的一切电子通讯都被监控,所以试图改变这一切的反抗组织就不得不雇用一些在城市里面——不对,应该说「上面」——奔跑的快递服务人员来达成通讯目的。玩家所扮演的就是这些高空奔跑者的一员,Faith Connors,形象是一个亚洲女性:

单单这个主角设定就很反传统,不妨拿她与Laura Croft比较一下吧,除了比较肤色发色眼睛颜色,还有胸部大小和暴露程度。不只是女主角,这个游戏的各个方面都很反传统,却又是精致、清新、令人眩目地在更高层面上反传统,比如那个不知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之设计风格及渲染模式所营造出的工业化、批量化、高科技化现代城市、宛如混凝土沙漠的大背景,以及被主角所反抗的、不可见的暴政之具象化的代表——那群模式化、全副武装、严重依赖器械、如机器人般只能僵硬地遵从命令的特警,更反衬出女主角等人的反抗行为所闪耀出的人本主义精神光芒……(原来游戏评论也可以这么装逼)。游戏模式严格来说算不上新颖,有个PC Game《Free Running》也是这个类型,主要内容就是在城市的高楼顶端依赖自身体能和排水管、通风管之类既有设施尽量快地从一个地点抵达另一个地点。与类似游戏不同的是,视角是第一人称,并且路线是开放的,对玩家的判断力要求极高,属于很容易上手但是很难成为高手的类型。对于奔跑过程的刻画非常到位,比如奔跑的速度会影响转向的速度,跑快时画面会轻微地虚化,女主角的喘息也会渐渐加重。远距离落地时的翻滚也是第一人称的,需要适应一下。如果跑得好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如果在跳高楼的时候失手,下落的过程中屏幕会渐渐暗淡,只见无数窗户飞快地向上飘去,惊起的鸽子扑过眼前,坠地之前的一刹那屏幕完全黑掉,然后只听见一声噗通……

废话打住,感兴趣的同学请移步去看游戏视频(youtube,一定要开HD)。

租来的游戏大概就是这些。自从发现游戏可以租赁之后我就再没买过游戏,不过貌似这仅限于可以在一周内打穿的动作类游戏……从买xbox的第一天起我就想玩的Fallout 3恐怕还是得买下来,在一周内打穿它不太现实。唔还有老头滚动条……

我可以再宅一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