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数格

【按】翻出一篇陈年草稿,写的都是学德语时的种种感触,可惜大多只有只言片语,现在已经不记得当初在想什么。只有一篇比较完整的,修葺一下发上来。感觉以前还是挺有激情的,好像学德语的过程处处可见思维的差异,一面试图理解另一种组织思维的方式,一面又比照这种组织思维的方式与我既有的有何不同,隐隐认为这是某种更深层次的culture shock。

后来变得渐渐没那么兴致勃勃,可能是大脑已经重新整理过,不再觉得自己固有的语言使用方式就是「正统的」,所以面对差异的时候,也不再有什么去仔细对照的念头……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性数格。德语语法所谓「性」,指单词的「性别」,是一种对于名、代词词的分类。「数」即单数和复数,与英语的概念一致。至于「格」,指的是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语法角色。

德语初学,最大的WTF就是词性。我的意思是,词性不仅仅会带来WTF,它本身就一个WTF。词的划分,按照我认为合乎逻辑的方式来讲,一个词如果是指代某种雄性事物,比如「父」,那么这个词应该被归类为阳性(maskulin),如果是指雌性事物,比如「女」,就应该是阴性的(feminin),其余看不出明显性别的东西,应该归类为中性的(neuter)。但是德语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性别合乎常识的单词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大部分的词性让人觉得困惑无比。最直接简单的WTF:『太阳』 - Sonne,是阴性的。月亮,或者说『太阴』 - Mond,是阳性的。这一性别划分让当时的我震撼不已,毕竟「maskulin」被翻译成「阳性」啊同学们,而现在居然告诉我太阳是阴性的,登时我朝几千年的宇宙观就这么被颠覆了。我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去问德语研究生MM老师为什么,MM老师眉头一皱道:你别管为什么,它就是这样的。看我一脸不甘,又补充说,Sonne是E结尾,所以是阴性。Mond为什么是阳性的,我也不知道。你别问为什么,你就先记住。

我很想告诉她,我有毛病的地方就在于搞不懂为什么的东西很难记住,否则我也不至于政治考得那么烂。但我想她大概也没兴趣,到最后也没说。类似的对话,在师生之间重复了几次,我终于明白这样的问题虽然很容易发现,却很难找到答案,教科书上也没写,久而久之,人们就失去了寻找答案的兴趣。而且若说一句话别人能听懂,又有几个人会去琢磨这话何以要这样说呢?更泛化一些,若一件事情已经「如是」了很久,会有几个人对于其「如是」的原由感兴趣呢?拿我认识的那几千个中文汉字来说,若被人问起「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我能答上来的又有几个?所以后来,吐啊吐啊的,我就习惯了记单词的时候记住词性,而不去想为什么。为什么「爱」(Liebe)是阴性,「恨」(Hass)是阳性?为什么「伊拉克」(Irak)是阳性,「土耳其」(Türkei)是阴性?更有甚者,为什么「头」的德语是阳性(der Kopf),法语是阴性(la tête),拉丁语是中性(caput)?每当脑中泛出这样的问题,我就会压抑自己强烈的WTF感和求知欲,默念研究生MM老师的箴言:你别问为什么,你就先记住。

直到很久之后,我又一次温习北欧神话时才猛然意识到,对于古日耳曼人来说,掌管太阳的是女神Sól / Sunna,而掌管月亮的则是男神Mani(罗马人从未真正征服过日耳曼人,所以去他的阿波罗和戴安娜),虽然后来这个民族不幸被天主教腐化了,但是这古老的神话遗迹却在语言中保留下来。如此一说我就渐渐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或许很古早的时候,一切名词分类都符合当时的逻辑,正确地使用词性,是一种仪式上和宗教上的政治正确。只是后来,保证逻辑正确的努力渐渐架不住新词汇和外来语的不断涌现,以及何谓「逻辑正确」这一概念本身的逐步演进,词性终于蜕化成了一种纯粹的语法现象,失去了最初的意义。时至今日,人们只能通过使用的规律,而不是通过内在逻辑来总结语法。

单词分单复这一特征,因为大家都学过英文的缘故,可能不是那么WTF,但是仔细想想,「I have two books」,明明说了「二」,为什么「书」还要变成复数呢?「Two books are on the shelf」,已经说了两本书,为什么系动词还要变成复数形式呢?(而且为什么要用系动词呢?)这个我始终想不通,只能解释为,每种语言都有其冗余的部分,每种语言冗余的地方不同,复数就是一些语言的冗余所在。泛泛来说,如果只看语法,汉语的冗余很少,但是如果只看书写系统,还有什么语言比汉语更冗余的吗?但是冗余总有其意义的,如果汉语的书写系统承载了文化,那复数连同其他屈折特征想必也承载了别的什么东西。

具体到细节上而言,对照英语复数构造模式的相对简单,德语复数之WTF还在于其规则繁多。先照抄一段Wikipedia好了:

德语的众数

德语和英语一样,多数名词具有单复数之别,而且德语名词有性和格的区别,做为一种屈折语,德语不同性别和格的复数变化也是不同的,在德语的单音节且为阳性或中性的名词中,除了在结尾加"-e"或"-er"以外,若名词含有a、o或u这三个母音,则此三个母音通常须进行变音,a在此些名词的复数形变为ä,o则变为ö,而u则变为ü,如Buch(意即「(一本)书」,中性名词)的复数形为Bücher(意即「(两本以上的)书」);而阴性名词,多在结尾加"-(e)n"变为复数形,而词干通常不变音,如Frau(意即「(一名)女人」,阴性名词)的复数形为Frauen(意即「(两名以上的)女人」)。

实际上德语名词复数的变化情况远比这几条规则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德语的标准书面语同时吸收了高地德语和部分低地德语的规则,另一方面也由于德语不断受外来语影响,导致复数变化同时存在几套不同的体系。

一般的德文辞典都会逐个给出名词的复数第一格(主格)形式,因为德文是无法像英文或法文那样,凭有限条语法规则穷尽绝大部分名词变复数的情形的。

至于名词或代词的,指的是它在句子中的语义功能。汉语基本上通过词的次序变化来体现词的语义功能,德语则部分依赖于词序,同时却也依赖于改变词的写法(称为「屈折」,inflexion。来达到同一目的。举例而言,汉语中:

政府 公务员 纳税人

这句话,「政府」是主格,「公务员」是间接宾语或曰与格,「纳税人」做属格,「钱」则是直接宾语或称宾格。这些名词和代词不管处于句子何处,写法都不变,而如果改变词的位置,语义就会变化,比如「纳税人给公务员政府的钱」,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当然某些改动仍旧可行,为了维持原意,语法上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比如「政府把纳税人的钱给了公务员」。

可是在德语中,单词的格不同有可能会导致其冠词以及这一单词本身的变化。WTF的地方就在于,格的变化规则同时取决于单词的性和数,而且并不规则。比如上面这句话的德语版本:

Die Regierung gibt den Beamten das Geld des Steuerzahlers.

Die Regierung,「政府」,是阴性-单数-主格,所以冠词是die,单词本身无变化。Den Beamten,「公务员」,是阳性-复数-与格,所以冠词是den,单词后面要加n。das Geld,「钱」,是中性-单数-宾格,所以冠词是das,单词本身无变化。Des Steuerzahlers,「纳税人的」,是阳性-单数-属格,所以冠词是des,单词后面要加s。至于那个gibt,是动词geben「给」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对于理想的屈折语而言,因为每个词的写法已经确定了它的格位,所以句子的词序是可以随意变化而不至于影响语义的。可惜德语并不完全如此,简单来说,正确的句子必须保证动词在第二顺位并且遵守一些其他规则(这些规则属于中级WTF)来排列词序。上面这句话的词序是相对汉语来说比较随意的,比如:「Den Beamten gibt die Regierung das Geld des Steuerzahlers」,「Das Geld des Steuerzahlers gibt die Regierung den Beamten」,是语法上正确(好吧其实我也不确定是否完全正确)而且语义一致的句子,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问题是,德语的格位屈折并不是正交的,也就是说,虽然要根据名词的性数格来改变冠词和词尾,但是单凭冠词和词尾变换却并不足以看出名词的性数格。举例而言,der 这一冠词可能是阳性单数主格,也可能是阴性单数属格或者与格,还可能是阴阳中复数的属格……

读到这里,如果您头还没有晕掉的话,那真是应该试试学德语。回想那个德语暑期班,其实从学完语音到结束,我根本就一直在做两件事:一,学抖舌头。二,与性数格彼此折磨。别的事情统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连动词变位都没有完全记得。翻开一本语法书,性数格这一块通常都是一大堆表格,所谓「学德语」这一行为之起始阶段,除去发音、基础词汇和寒暄用语,其余全部内容其实就是通过某种办法把这些表格记住,否则其他全都无从下手。当你若能最终完成这一壮举,可以迅速而自信地回答出中性单数属格零冠词的名词前形容词应该是什么词尾,德语入门也就差不多完成了,可以开心地向另一堆WTF迈进。

在这里给德语初学者一个忠告,如果还有看到这里的初学者的话(说你呢,飞行员):当你想要买本语法书来仔细研究这些表格的时候,请注意语法书里四个格的排列顺序。由于某种神秘的历史原因,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又被依次叫做第一格、第二格、第三个、第四格。这种命名方法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德语界的原创,应该是语言学上流传下来的通称,但是仅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管辖区域内被广泛使用[来源请求麦塔福克斯原创研究]。IMHO这种称法对初学者造成了很大干扰。使用这种命名法其实只有两个优点:一,可以让两个讨论德语的人之间的对话听起来更加牛逼一点,比如甲问乙:「为啥是Das Buch ist auf dem Tisch?」,乙如果回答「因为对于介词 auf 来说,表示状态而不是朝向的话,应该用与格而不是宾格」,听起来就没有「静三动四,duh!」来得牛逼;二,主格未必总是主语,属格未必总是表达拥有,与格并不总是做间接宾语,宾格也不总是做直接宾语(这听起来也是很WTF的事情不是吗),此时用第一、二、三、四格来称呼,可以避免名不符实的状况。但是,这两个优点无法抵销这种命名法的缺点,其中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总有语法书就把屈折表格的「语法格」这个维度按照一二三四的词序排列。这种排列方法相当不符合人的理解和记忆规律,最不常用的第二格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第一格常用的第四格被排在最后,第一格与第四格的屈折方法相似,却被屈折方法同样相似的第二格和第三格分隔开来。(怎么样,这句话读着困难么?须知这就是「第一二三四格」这种称呼方法的精妙之处。)以定冠词为例,「经典」语法书是这样排列的:

第一格 / Nom.第二格 / Gen.第三格 / Dat.第四格 / Akk.
阳性 / Maskulinderdesdemden
阴性 / Feminindiederderdie
中性 / Neutrumdasdesdemdas
复数 / Pluraldiederdendie

看得出规律么?看不出来就对了,能看出来规律的话说明你琢磨了太久。这就是这种排列方法的恶心之处:唯恐德语还不够难。比较恰当的表格应该是这样的:

主格 / Nom.宾格 / Akk.与格 / Dat.属格 / Gen.
阳性 / Maskulinderdendemdes
中性 / Neutrumdasdasdemdes
阴性 / Feminindiediederder
复数 / Pluraldiediedender

大凡靠谱一点的语法网站都这样排列表格,比如Canoo.net的这个形容词做定语时的词尾变化表格。所以如果你计划买你的第一本德语语法书,请记得选择NADG这样的排列,查询和记忆会变得容易一点。

性数格的WTF,大致总结如此。其实随着时间流逝,随着语言的互相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语会如英语一样,向着纯分析语的方向演进(看看人家瑞典语)。当Sino-American Alliance最终成立,人类大同,和谐社会实现的时候,德语一定也将随之消亡,只会在Summer Glau这样的人名里留下一点点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