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普事件:遮蔽了月亮的六便士(转载)

拙劣的危机公关,使编辑的失误升级为对德国最高学术水平的质疑。

[文/研究员 vanvan vanvan@fawjournal.net ]
纵横周刊 (FAR & WIDE JOURNAL) 2008年 No.47 (总138) 2008年12月15日

11月中下旬,今年第3季的马普学会院刊《马普研究》 (Max Planck Forschung)出炉。为配衬这一期的中国主题,封面设正红为底色,五行手写汉字排在正中,作封面图片,本意在强调德中学界交流近 25 载成果斐然,目前有逾 700 名中国学者任职于马普所。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一望而拍案惊奇:那掺有简体字的繁体中文,「重金礼聘」、「青春玉女」云云,居然分明一则风月场的招聘广告!

当天, 8名任职于不同下属研究所的中国同事, 分别向位于慕尼黑的院刊编辑部质疑。 编辑部随即通过电邮作书面道歉,称封面图实非着意冒犯,并称付印前曾就此汉字短章,向一位「女汉学家」求证,被告之内容无妨,方才出版。未及分派的刊物遂全部回收,半日间,以《奇器图说》为封面的新版本在网站上替换了不雅的原版。

事情似乎以象牙塔里的微澜作结。然而24小时内,原封面的扫描件连同英文道歉电邮流入中文网路,经网志(Blog)和论坛(BBS)迅速传播开去。脆弱的民族自尊心最经不起、偏又最期待这种刺激了。相当比例的中国大陆网民当即将之与去年8月以「黄色间谍」(Die gelben Spione)为封面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联系起来,斥责德国人又借死刑、计划生育等「老一套」反华,却犯了个低级错误,贻笑天下。相对而言,其他华语地区的网络舆论平静,鲜有意识形态的联想,多笑谈奇闻共赏。

《马普研究》虽然免费,却非大众刊物,有两种语言版本,德文版发行量为5.5万份;受众更国际化的英文版因翻译需时,滞后于德文原版面世,只发行1万份。这次的不雅封面,仅损及了刚印好的德文版本。德文在中国不属于最普及的外语,语言的门槛,也阻止了很多中国网民亲自了解刊物的具体内容,而道听途说,一概归结为反华的陈腔滥调。事实上,以聚焦中国为题的这期学刊,为4篇主打文章安排了均等的重量级篇幅(各6页) ,详尽介绍学会下属人口统计研究所、科学史研究所、知识产权并竞争法及税法研究所、国际刑法研究所数年来涉及中国的课题,即人口老化、前现代的科学与知识传播、

中国的反盗版立法与执法及中国社会中对死刑的争议。具体内容由 4 项课题组的领衔学者提供,行文中立理性,以事实、数据和分析主导。「反华」之指控,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主义诛心论调。

中文世界的街谈巷议稍降温。经过两星期潜伏期,12月初,议题再度爆发,见诸多份西方主流媒体的版面。 这一趟回锅, 西方舆论集中抨击的, 是编辑部道歉电邮中提到那位「女汉学家」谬证的细节:代表德国最高水平的汉学家,还会犯这种母语人士一目了然的低级错误,政府每年花在马普学会上的巨额投入,岂非打了水漂? 以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命名的马普学会是德国学术象牙塔的塔尖,提供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及高于全国均价的薪水,网罗最优秀的学者,以锤炼学术峰顶的高程测量碑。州及联邦政府均力承担马普学会预算的逾八成,以 2008 年为例,预算总额达 17.2亿欧元。舆论担心学术机构养尊处优却滥竽充数,浪费了纳税人的血汗,不无道理。

事发之初的德英双语道歉电邮,是编辑部至今唯一的公开书面文件。虽然言辞谨慎,礼数周全,实质上却将编辑的责任,推卸于一位身份不明的「女汉学家」身上,使舆论对编辑失误的指责,升级为对德国最高学术水平的质疑。

事实上,道歉电邮中所提及的「汉学家」,目前并非学者,而是一名长年从事德中交流的行政人员。接受过汉学的教育,能说中文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这样的背景仅是汉学者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正如中国大学德文系的毕业生,即使长期从事中德贸易,也不能冠诸「日耳曼文学学者」的名衔。坊间语文之难,有时的确苛求了非母语人士。「青春玉女」逐字理解,与英文俚语中「法语课」(French Lessen)的字面一样清白。本来,封面能及时替换,旧版止增笑耳,尚不至于酿成大错。

然而编辑部的声明,实际上却将以「女汉学家」为代表的德国汉学界推向台前,成为众矢之的,并最终损害整个学术机构乃至该国学术水平的声誉。逃避责任、找替罪羊是取信于舆论的大忌,对学术机构的宣传部门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拙劣的危机公关了。

学术刊物的尴尬之失,在东西两种政治语境中,甚至在华语各文化圈中引起了不同的解读和反应。挡在双眼前、遮蔽了人文科学清亮月光的六便士硬币,在中国是民族主义,在德国是官僚主义。


以上为转载。此处可以下载这一期Max Planck Forschung的德语原版,我也提供了一个本地拷贝,虽然马普的网站不可能挂掉,也不太可能被墙——可谁知道呢?GFW堵红了眼是不管你姓资姓社的。

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马克思-普朗克协会(Max-Planck-Gesellschaft),莱布尼茨学会(Leibniz-Gemeinschaft),以及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Gemeinschaft)是德国的几家主要科研所,跟中科院的意思差不多。(去看看中科院的网站吧……今天的首页新闻是Hu core。)这些科研所,加上德国的大学,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科研中坚力量。

至于这本书,惭愧,读过才知道,自己对中国的科技进展所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