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事12

德国是个交通发达的国家,不论纵横中欧的ICE,还是总长世界第二的高速公路网(注:传说希特勒发明了高速公路,但实际上高速公路的原型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而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魏玛共和国期间建造的。诚然在希特勒时代建立了德国现有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一),都是公共与私人交通之发达程度的标志。但是,发达的私人交通跟我没什么关系,而享受公共交通的结果就是我直到现在都不会开车。传说如果你去了米国这个高速公路网总长世界第一的国家留学,而你的学校又碰巧in the middle of f--king nowhere,那么不会开车等同于身体残疾。但是在德国留学,基本上不需要为这个担心。各式火车、公车、地铁和有轨电车可以满足日常出行的绝大部分需求。所以不会开车,刚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反正我身家性命都在一个拖杆箱里,单手一扯,还可以挥一挥另一只手唱,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后来随Priscilla搬到Gengenbach,不过是两只拖杆箱,两只登山包,走过三条街,火车六分钟,再走过三条街,家就搬完了。谁知这一住就是两年,而两年不搬家的结果就是家伙什以几何级数增长。且不提Priscilla的几百只瓶瓶罐罐,我那七八十册弃之不舍留之不读的书,以及各次旅行一时冲动——冲动是魔鬼啊同志们——所买下的纪念品,单是我二人的衣服,就多得令人发指,此时再提搬家,不免令人气短。新家——或者说临时寄居所——在莱茵河边一小城,距离Gengenbach火车一小时,两人用行李箱在一个月里搬了七八次,新家已经快塞满了,旧家的东西却还没有减少的迹象。无奈之下只好请人帮忙——当然不是搬家公司。一个月后我找到了工作,从那个天杀的寄居所搬到巴登巴登,看着再一次堆起来的纸板箱小山,我们放弃了任何自己先搬一点的努力,决定付钱请房东帮忙。

搬家

东西总算是不那么麻烦地搬到了新家,问题又来了——新家没家具。没办法,买吧,IKEA最便宜。跑到斯特拉斯堡的IKEA,先问能不能送到德国,说能送,购物三百以下运费79欧,我们就高高兴兴地买了298欧,结帐,办送货,等到在送货合同上签完名,忽然听到那位法国大婶说:「嗯,大概两周之后就会到吧。」我们两人面不改色地说好的知道了,转身离柜之后开始抓狂:两周没家具,怎么活呢?总算是天不绝我,适逢巴登巴登某旅店丢家具,我便去捡了两只床垫回来。新房东见我二人困窘,又把露营用的折叠桌椅借给了我们。就这样将就着过了两周,有一天我在上班,Priscilla打电话说终于有两个法国壮汉将家具送到,我们曲折的搬家史才告一段落。痛定思痛,我终于决定,跟新公司的一位同事一起报了驾校。欧盟驾照有S、A、B、C、D若干级,一般人都考B级,即不超过3,5吨的汽车,可以加挂一个小拖车。考试者需年满18岁,上过急救课,通过视力测试,上满24学时(一学时=45分钟)的基础课和4学时的B级专业课,并上路学习过以下的特殊学时后才能考试:

  • 4学时的高速公路课程
  • 5学时的Überland课程(好像是开到乡间的小路上 orz 貌似是跨越周界的长途开车课程)
  • 3学时的夜间课程

理论上,只有这些所谓特殊学时是必需的,但是实际上,毫无经验的noob如我一般都会再额外开上30、40学时的普通市内驾驶课程。如果你是秋名山车神转世,有鹰的眼睛,豹的速度(是反应速度不是车速),熊的……呃,力量是一个不重要的属性……好吧,有兔子的安全概念,那也许不需要这么久;可如果你是路痴、手脚不协调、看了路标就看不到行人的注意力转换障碍症患者,就需要更多学时。据不可靠消息,平均一个人的普通驾驶时间大概是其年龄的1,3倍,也就是说,我需要学习大概34个学时之后才能达到考试的标准。一个学时,视驾校不同,收费可以从30欧到90欧不等,所以有志于获得驾照这一宝物但是小脑不太靠谱的同学们在这一节上花费很多白花花的银子是可以预见的事情。整个流程正常情况下大概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各类费用加起来,少则千余,多则没谱。

现在理论课快上完了,车还没碰过。约了本周六进行第一次车上教学,心情有点激动。先捡理论课的有趣之处,记录于此。免责声明:我没学过开车,如果有什么noobish之处实属正常;以下内容是我对德国交规的个人理解,因我的错误理解而导致读者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我无关。

先行权

先行权,德语称Vorfahrt(瑞士德语称Vortritt,奥地利德语称Vohrrang,但这个词在德国交规中另有所指。),是德国交规(StVO)之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先行权是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判定某交叉路口(包括三岔路口)各方向车辆之先后通过次序用的。判定先行权的方法大致以下几条:

  1. 行驶在有先行权标识之道路上的车辆具有先行权。
  2. 右侧来车具有先行权。
  3. 左转者必须等待。

举例说明:

iVorfahrt
图一

图一中东西向道路标明了先行权(黄色正方形标识),绿车在其上直行,故绿车的先行权最高。红车在有先行权的道路上但是要左转,故次于绿车但先于黄蓝两车。黄蓝两车在无先行权的道路上(红色倒三角),必须在红绿两车后通行,由于互不干扰,可以同时通过交叉路口。

iVorfahrt
图二

图二中东南向弯道标明了先行权(黄色正方形标志,下配对应图示),蓝绿两车在其上,因互不影响,故同时具有最高先行权。红车黄车都在不具先行权的道路上,都是直行,因为红车是黄车的右侧来车,所以红车具有先行权。

假如一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也没有先行权标识,那么车辆必须保证右侧来车的先行权,也就是说南侧来车要让东侧来车,而不必让西侧来车。如果东西侧没有车,南北侧两车对开,则左转的一方必须等待,否则可以同时通过。如果南、东、北三向有车,则南让东,东让北,北侧车可以先行。

那么四面都来车怎么办呢?以前Stone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我说这是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现在我知道了,假设四个方向都来车,那么其中一方,通常是最晚到达这个路口的那一方,应该向左侧来车示意(招手)自己放弃先行权,让他先走。

至于Vorrang,在德国指用于在比较狭窄、仅容一车通过的街道上判定哪一方来车可以先通过的优先权。同时这个词也被我参加的这个驾校的老师用来指行人的优先权——在德国,行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优先权,这个一会儿再说。

上述规则初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只要反复练习几次之后就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在此推荐一个iPhone软件:iVorfahrt,图一与图二都是它的截图。其姊妹软件iFahrschule同样很不错,两者都买也比驾校的Prüfungsbogen便宜。)先行权是在德国(乃至欧盟)被严格执行的一道规则,可以看到在不具先行权的路口常有汽车停着等待,而开在先行权道路上的汽车从不减速,不管看起来距离没有先行权的汽车有多近。这种严格的守序行为使得德国交通不能说异常地畅通,至少是相当有序。

如果有行人在斑马线上过马路,或者显露出过马路的意图,两侧车辆都必须停下来等待。在十字路口,不管开车者左转还是右转,如果有阻碍行人过马路的可能性,也必须停下来等待。这一点同样被遵守地很好,尤其对我这个天朝子民来说,看到一辆巨型货车因为看到我一个人要过马路而徐徐停在斑马线前方无疑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

速度

有篇帖子讨论为啥德国高速可以不限速,中国限速80~120,抛开所谓「驾驶员素质」不谈,我觉得单从数字上看,中国的限速并不算低:台湾70-110 km/h,日本80 - 100 km/h,英国112 km/h——英国的许多限速都很奇怪,比如市区限速48 km/h,想必跟英制单位有关,瑞士120 km/h,法国130 km/h,爱飚车的意大利人限速150 km/h。不过限速多少是一回事,能不能遵守是另一回事,而且除去限速之外,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安全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德国高速公路,除去比较危险的路段,大部分都不限速。的确有一个「联邦政府推荐速度」130km/h,但是以这个速度开在高速公路上,会感觉周围的车都呼啸而过,自己「慢得就像路边的石头」。但这并不是说,德国人都爱开快车——正如那篇帖子里提到的,德国人开车当快则快,当慢则慢。10分钟前在高速公路上以200 km/h飞奔的一辆车,可能进入市区(限速50 km/h)后看到这样一块牌子:

Zeichen: Verkehrsberuhigter Bereich

则此车必须挂一档不加油,开始以所谓「步行速度」(Schritttempo),也就是5 - 10 km/h之间的龟速行进。在许多情况下,比如那个「小孩玩球」标志所标明的所谓「安静交通区(Verkehrsberuhigter Bereich)内,以及超越停靠着的公车、有轨电车时,汽车必须以这一速度前进,并且随时准备刹车,原因无外乎尊重行人,以及保护环境。

无聊

请原谅我的考据癖,不过貌似世界上第一张「驾照」的持有者是个德国人,出生在卡尔斯鲁尔(Karlsruhe),他的名字叫做卡尔·奔驰。1888年,奔驰或称本茨先生在开着他的新发明,三个轮子的「摩托车」(Motorwagen)在曼海姆(Mannheim)城的大街上扰民,民众不堪其噪音,告到了巴登大公那里(嗯,爱洗澡的巴登大公)。大公给本茨先生发了一张证明,称作「专利发动机车试驾许可(Berechtigung zur Durchführung von Versuchsfahrten mit einem Patentmotorwagen)」,特许他开着这辆汽车始祖在曼海姆左近闲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