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感想
上班快两个月了,学校生活渐渐离我远去,此刻我一点也不怀念它。不过,经过这两年半的漫长留学僧涯,我本想写一大篇洋洋洒洒、分章定节的中德念书生活之对比汇报,小到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区别,大到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差异,立此存照的同时供后人参考。但后来一方面认识到自己的笔力不逮,写点鸳鸯蝴蝶尚可,战线拉得太长有全面崩溃之虞;另一方面下笔后才明白,较之起那些留学能与抗战比久,看着一代教授成长起来的前辈们而言,我这两年半只是个序曲,对太多事情的观察止于皮毛,除了发些无谓的感叹之外,于个中脉络毫无头绪。为了不系统地误导他人和我自己,我决定继续我擅长的意识流风格,想到什么写什么。
就让我从学习开始吧。首先是一些相关的「快速事实(Quick Facts)」,如无特殊指明,资料源自Wikipedia:
- 德国高校(Hochschule)包括:
- Universität
- 综合性大学,科目比较广泛,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例如弗莱堡大学(Uni Freiburg)、慕尼黑大学(Uni München) - Technische Hochschule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 工业大学,一般只有理工科,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例如亚琛工大(RWTH Aachen)、慕尼黑工大(TU München) - Fachhochschule
- 应用科学大学,通常只设立某几个专业方向的若干科目,一般不能授予博士学位(学生可以在FH进行博士研究,但是必须找具有授博士权利的大学合作)。
例如科隆应用科学大学(FH Köln)、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FH München) - Kunsthochschule
- 艺术大学。
例如汉堡艺术大学(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ünste Hamburg),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München) - Pädagogische Hochschule
- 师范大学。
例如海德堡师大(PH Heidelberg)、卡尔斯鲁尔师大(PH Karlsruhe),很遗憾慕尼黑师大被慕尼黑大学兼并了
- 德国人口八千两百万,大约有两百万在读大学生。
- 高校教育在2006年前是免学费的,每个学期只需要交约200欧的注册费。2007年德国部分州立法决定收学费,各州情况不一,每学期在注册费的基础上增加300到500欧不等。请注意是每学期而非学年。作为参考,德国人的每月税前平均收入略高于三千欧元(via)。
- 德国没有高考,学生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Abitur)或其他同等学历证明申请(而非报考)高校。
- 德国传统并无「学士」与「硕士」,而是授予所谓「Diplom」学位,类似本硕连读。但是为了适应欧盟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Bologna process),在2010年前基本上所有科目都会取消Diplom而转分学硕士。
接下来说说个人感受。首先回答一个常常会被某些人问到的问题:德国大学好吗?简单的答案是:我觉得还不错。复杂的答案是:好不好,得看比什么,以及跟谁比。我只念过天朝的二流高校和德国的二流高校,二流比二流是德国好,推理之下一流比一流应该也是德国好,可是问题在于我的「好」的定义可能与别人的「好」不一样,而且恕我无法将完整、周延、毫无歧义地给出我的定义;再则,跟天朝比我觉得好,跟米国比我就不知道了。
对于德国大学怎么上课感兴趣的人不妨去看一个德国大学授课实况的Podcast(德语):(iTunes链接)Algorithmen。如果不是学计算机的,看第一节足矣。这是大课(Vorlesung),此外还有研讨课(Seminar)或称小课,强调师生之间的问答、讨论等互动。除了语言之外,德国大学与国内大学(注意是二流比二流,一流如何我不知道)上课时最大的差异,在我看来,是德国教师对于「传道」的重视。什么是「道」?抛开神秘主义的解释和维特根斯坦式的思考,我想简单地把「传道授业解惑」之中的「道」等同于disciplina。此拉丁词汇于现代诸语言的各个变种,不论Disziplin、discipline、 Дисциплина还是ディシプリン,都保有两个核心意义:「学科」以及「纪律」。为什么两者是同一个词?因为两者具有同样的特质——具有规则、自成体系、需要反复训练并传承下去。它是一种范式(paradigm),一种「哲学」,一种伴随着专业技能教育(「授业」)却超出其外的东西,需要长时间的沉淀才能成形。它并不仅存于显式的教学场所中,各行各业都自有道。有道的教授、棋手、屠夫、盗贼往那里一站,旁人就能感受到其气场的影响。在天朝,有道的教授我相信是有的,只是我没见到过。在德国,有道的教授我知道是有的,因为我见到过,不止一个。同样,这是二流学校与二流学校的比较。
德语与中文一样,有「您」和「你」之分。相较于天朝目前除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之外「您」的使用普遍退化的现状,用「您」称呼对方在德国仍旧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德语的「您」与对话者的社会地位并无太大关联,通常仅取决于两人的熟悉程度与场合。以此为准则,教授对于学生也使用「您」。也许是我个人过于敏感,但是每当我不太熟的教授用「您」来称呼我时,或者我得以跟(唯一一个)很熟悉的教授用「你」来彼此称呼时,我总觉得有点不自在。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德国的教授就不是那么高高在上,恰恰相反,实际上,不仅仅在学校里,德国教授的(社会)地位之高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取得正式的「教授」头衔通常需要通过专门的资格考试(Habilitation),非常难。但是教授们并不因此就牛气冲天:他们的绝大多数都会和蔼而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使用「您」,提建议而不是下命令,激励而不是批评。不止教授,学校中的上上下下,各个部门,对于学生都很客气,在我看来,这是disciplina的一部分。
因为这种客气,让我觉得德国的高校更像服务机构。事实上,它们的确是非营利性服务机构:纳税人交钱给政府,政府拨款给学校,学校向公众提供教育这种服务。但是此处的教育是狭义的,非常狭义。德国高校中,教学的老师专司教学,行政的只管行政,行政服务于教学,而不是领导教学。学生并非被管理的对象,学生会在学校的决策团体中有自己的席位。没有什么辅导员或者风纪检查员,也不要求学生住宿舍——事实上想住宿舍还得排队,更遑论什么男女分宿舍;后勤公司跟学校没有关系,不是学校的产业,不给学校盈利;没有党团支部,也没有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更不会鼓励学生互相监视;没有班长,没有体育课,没有出勤率统计,没有重修费。一句话,学校根本不管我怎么生活,甚至都不一定要求我来上课——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学校只在我愿意学习和考试的时候提供这个机会而已。什么叫无为而治?这就是无为而治。除了教给我知识,以及关于知识的知识之外,学校不提供其他的教育。我的意思是,与天朝大学不同,德国大学不会教我如何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何理解马哲,如何强身健体,如何学习领会党国的最高指示。简单一句话,德国高校没有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能。IMHO,一个人活到能上大学的时候,再接受什么思想道德教育都已经太晚了。如果大学生犯了道德错误,追究大学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毫无意义的——若学生们在上大学之前是好孩子,上完大学普遍学坏,只能说明整个社会都已经病入膏肓,单纯指责大学于事无补。
在天朝的时候,我只是在理论上知道我会面对这样的大学生活,并且自以为已经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但是真切地开始这样的生活时,我仍旧感觉到自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太久之后忽然被放出来的鸟那样感到自由。但同时我也有点不知所措,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太久之后忽然被放出来的鸟那样感到不知所措。不过自由和不知所措的感觉都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这些事情都变得非常地理所当然了。渐渐地,过去在笼子里养成的习惯都褪去了,至少在表面上。我知道那只笼子已经在我的灵魂中留下了烙印——如果我有灵魂的话——而且这辈子都无法消弭,但是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我造的笼子还是挺大的,并且到最后允许我出去。
有时候我会去想天朝的大学与德国大学的这种差异何以存在之类的问题,想来想去总会得出一些很奇异的结论。鉴于这些结论的冗长和荒诞,还是不要在这里细表了,否则让某某看到,又要说我教坏小孩子——其实小孩子没有那么容易教坏的,小孩子学坏的问题症结恰恰在于,你总觉得他是小孩子,搞得他也老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没错,小孩子不用承担责任,多好。可是他能一辈子不承担责任么?天朝和德国都规定,一个人长到十八岁就算成年人了,德国的确如此:Priscilla实习的公司经常会有十八九岁的求职者去面试。他们看起来还是孩子,但是他们的内心已经是大人了:会为自己打算,懂得责任、节制、关怀、尊重这些字眼的涵义,开始在思想和经济上独立——这也正是德国高校得以无为而治的条件。相较之下,天朝子民有太多二十八岁、三十八岁的未成年人。而且无怪乎会有人说中国人需要管,因为就算一个人不把自己当孩子,还是会有别人把他当孩子的,「父母官」这个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总结来说,单纯比较德国大学与中国大学之优劣并无太多意义,因为「上大学」这件事并不仅仅意味着念书而已(当然不乏有把大学生活全部奉献给学习的人,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些非正常人),也是一个人离开家庭、独自深入接触人类社会、进而理解世界运作方式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个人以何种方式接触到什么样的社会,他的大学能为他所接触到的这样一个社会做些什么,以及他的大学在这个社会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都是深度影响着「上大学」这件事情的本质,却无法被量化评比的因素。
第二个没什么人问我,但是我就是想自问自答的问题是,德国学生的学习压力重不重?答案仍旧是要看跟谁比,而且还要看比什么。与天朝相比,德国小学只有四年,四年级后小学生就会被依照其成绩好坏(其中平时成绩占很大一部分)分流。简单粗暴地讲,分流之后最好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其次进入实科中学(Realschule),最差的去职业预校(Hauptschule)。这三种学校,加上为数不多的、为对以上这种过早分流感到不爽的家长而设立的「共同中学(Gesamtschule)」,相当于我国的初中。初中阶段毕业后进行第二次分流。再次简单粗暴地讲,最好的学生去Gymnasium Oberstufe即文理中学高等阶段,等同于我国的重点高中。中等的去各类职业学校、专科学校等。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第三次分流了。但是此时事情还没有完结:德国大学不存在毕业率的问题,一所大学的毕业率极低,对于学校来说不造成任何困扰,反而是某种荣誉,所以上大学后能否毕业,就又是一次分流。如此多次分流,意义何在?很简单,德国学生们获得了多次提前从压力下解脱的机会。不是念书的料就不要念了,少些人挤大学这座桥,早点对最终会从事专职工作的人提供专职教育,对社会有好处,对个人也有好处。反过来,那些经历了一次次分流最终大学毕业的人,是真正的佼佼者,运气的成分被减到了可以忽略的范围。这些人经受压力的能力,就算没有什么秉异之处,至少是在经验上好于常人的。反观天朝,【此处省略一万字】,大家都是过来人,就不赘述了。
如前文所述,德国大学不怕学生不毕业,也没有人赶着学生毕业——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没有人赶着学生毕业,就会有人长期滞留在大学时代,一留留到30岁。我能理解这种行为——随便打个零工就能活下去,社会对大学生有无数优惠,更没有什么房子车子赡养父母之类的经济压力,为什么要毕业?不过不毕业的人多了,会造成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德国部分州开始收学费,也是出于这一考量。
-Und warum studieren Sie? 「那您为什么在大学念书?」
-Weil der empfindliche Garten meiner Seele die Arbeitswelt noch nicht ertragen hätte. 「因为我敏感的精神花园尚不愿忍受工作的世界。「
当然,多半学生还是稍微有点更高的人生追求,最终要拿到学位,走出学校去谋一份职业,虽然不一定按时。毕业时间延后一两个学期是很正常的事情,反正学校是纯粹学分制。一个学期专攻比较难的一两门考试,是比较常见的策略。如果对于自己的课程安排没有把握,学校也有专门的顾问机构提供咨询。此外德国学生可以申请所谓「休假学期(Urlaubssemester)」,即在学校注册但是不修学分,通常用来去企业或者出国实习,用来发呆、思考人生的意义大概也可以,拿来对于自己实在没有把握的科目做专门学习自然也是选择之一(我申请过一次Urlaubssemester,被拒绝了,理由是我是外国人,我在德国居留的目的就是学习,所以没有申请Urlaubssemester的权利。我不知道这个规则是全德统一还是学校彼此不同,FYI)。
【警告:原创研究】德国人的贫富差距并不大(跟天朝相比),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真的能多赚多少钱。德国父母对于子女的平均期望,似乎也并不算高。所以德国学生念书的压力更多地直接来自于所学知识本身,完成学业的动机也更多地源于他们自己。
综上所述,我觉得在德国念书的压力还是不算大的,适当聪明且有毅力的人都可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嗯,两个问题一过,我写blog烂尾的本能又发作了。其实在这条blog的草稿里,我还记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其他东西,比如图书馆、小组讨论、考试、打工、WG(Wohngemeinschaft,几个彼此本不认识的人合租一套房子)、啤酒、party、美眉和性,以及大量的心路历程。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都写的话,需要考据的东西太多了,我想衍生出来的话题也太形而上了。而且我写了之后,又有谁想要看呢?常常有人问我一些留德的问题,但是基本上全都是技术层面的:需要什么材料,能不能转专业,要多少钱,xx专业有什么好大学。我想那些才是一个想留学的人关心的话题吧——至于心路历程?心你个毛啊。